▲图为中山至阳春高速(右)与汕湛高速(左)连接处陂面镇南星互通。 (龙敏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道省道为干线,农村公路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阳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速铁路实现突破。全市现有普通铁路4条,里程178.2公里,分别是广茂铁路、春罗铁路、阳阳铁路和南山铁路。时速350公里的广湛高铁阳春段于2020年开工建设,设置阳春东站,阳春段全长37公里,总投资80亿元,现正在全力推进路基、桥涵、隧道施工,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届时全市将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实现阳春1小时通达大湾区核心区。
高速公路快速发展。随着近年来罗阳高速、汕湛高速、中阳高速相继建成通车,阳春境内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从2011年20公里大幅增至194公里,10年来新增174公里,实现了17个镇(街道)中的13个通达高速公路,已从一个交通边缘地带发展成为了联系东西、畅达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在全市4037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里,每100平方公里就有4.9公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密度在全省东西两翼地区排名前列。正在建设的阳春至信宜高速阳春段全长63.8公里,总投资135亿元,现正大力开展征地拆迁工作,预计今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底建成通车。
干线公路全面提升。至2021年末,市内普通国省干线总里程达到487.787公里,包括3条国道(234线、325线、359线)和6条省道(278线、369线、371线、386线、539线、542线),10年来新增国道3条、省道1条,基本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国省干线格局。市区一环路全线贯通、漠阳江大桥拆除重建工程等项目建成通车,大大改善了市区的交通服务水平。国道234线黎湖至春湾段、国道234线春城至岗美段、国道325线石下至长塘段,省道278线潭水至河口段、省道539线黎湖至春湾清水塘段、省道278线牛坡岭至信宜交界段等一批项目建成通车,原有国省道基本完成升级改造,全市干线公路交通网络得到优化和完善,大大提高了群众出行的便捷性。
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水平,完成县道升级改造141公里,完成乡道改造830公里,完成村道硬底化改造1862公里,完成危旧桥梁改造131座。至2021年末,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127公里,等级以上比例和铺装路面比例都达到100%,基本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底化道路,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行品质不断提升。同时,大力拓展农村客运服务,开通90条农村客运班线,实现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
展望未来,我市将以“强衔接、塑格局”为发展主线,优化增量交通布局、提升存量交通品质,着力打造“306090”对外生活圈、“153060”市内生活圈,构建阳春对外与粤港澳大湾区及北部湾城市群紧密联系的高快速网络、对内引导产业布局的高效交通、提升旅游发展的品质交通、推进乡村振兴的畅行交通,大力推进广湛高铁阳春段、阳信高速阳春段、阳春东站进站路及站前广场、市区东二环公路、铁路道口“平改立”改造工程、通建制村公路“单改双”工程等重点项目,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为全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阳春、打造阳江“两个定位”承载区提供优越的先行条件。 (李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