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14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环境,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阳江市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民生事业明显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332.30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6%、12.6%和8.9%。三大产业比例由上年同期的21.3:46.6:32.1调整为19.7:47.3:33.0。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 10.9%、63.3%和25.8%,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1.1个百分点、6.4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38249元,增长9.5%。
1-12月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0.5%,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2.3%。从八大类别看,食品类上涨3.8%,居住类与去年同期持平,烟酒类回落1.8%,交通和通讯类回落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4%,衣着类上涨6.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回落0.4%。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43.8万人,同比减少0.5%。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6万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5.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37%。
二、农 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108.93亿元,同比增长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71万亩,比上年减少0.04万亩;粮食总产量30.61万吨,增加1.33万吨。蔬菜种植面积40.06万亩,增加1.21万亩;蔬菜产量39.50万吨,增加1.28万吨。花生种植面积15.95万亩,减少0.07万亩;花生产量2.42万吨,增加0.05万吨。水果总产量46.79万吨,增加0.64万吨,其中柑、桔、橙产量31.86万吨,减少0.26万吨。
全年完成造林、更新和低改面积2682公顷。森林资源保持林木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全市森林覆盖率66.37%。
全年肉类总产量9.64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8.28万吨,增长1.8%;禽肉产量1.07万吨,减少9.32%。
全年渔业总产值4.96亿元,同比减少7.37%。全年水产品产量4.03万吨,增长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3.5亿元,同比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6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59.6亿元,增长25.7%。从注册登记类型来看,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分别增长3.5%、16.9%、9.1%和20.8%。
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20.2亿元,同比增长3.5%。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81.9万平方米,增长27.7%,其中新开工面积84.6万平方米,增长47.4%;房屋竣工面积58.1万平方米,增长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口径,统计起点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135.9亿元,同比增长23.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2亿元,减少29.7%。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0亿元,同比增长10.1%。从地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53.1亿元,增长10.2%;农村实现零售额49.9亿元,增长9.6%。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0.8亿元,增长10.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2亿元,增长8.0%。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277.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批发额96.2亿元,增长8.5%;零售额181.7亿元,增长13.0%。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9263万美元,同比增长45.8%。其中出口18528万美元,增长40.2%。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6万美元,同比下降68.2%。新签利用外资合同8宗,同比增长166.7%;合同利用外资17879万美元,同比增长6.3%,平均每个合同协议利用外资2235万美元,同比减少3374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23541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1.3%;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19835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1%。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9万户,同比下降21.2%;移动电话用户58.3万户,同比下降4. 1%;互联网络、数据通信等新兴业务继续快速发展,年末ADSL用户10.1万户。
全年旅游总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19.5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5.1亿元,增长35.3%;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228万人次,增长10.1 %。其中,一日游游客人数110.7万人次,增长2.0%;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人数117.3万人次,增长37.3%。在过夜游客中,国际游客0.7万人次,增长1.4 %;国内游客116.6万人次,增长37.6%。
八、金 融
全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1.9亿元,比年初增长12.5%。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8.9亿元,增长6.6%;个人存款余额180.2亿元,增长11.1%。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7.1亿元,增长15.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0.5亿元,增长9.1%;中长期贷款余额96.5亿元,增长16.5%。
九、科技和教育
全年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6家。
全年小学招生人数13529人,同比增长0.4%,小学在校学生68277人,增长5.8%;普通初中招生人数8665人,下降15.0%,普通初中在校学生28737人,下降10.2%。全市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92%,小学升学率100%,普通初中生升学率94.20%。
全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6040人,同比下降8.0%;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0013人,下降11.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1%。
普通大学、电视大学、党校教育、自学考试等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0%,电视人口覆盖率98.0%,广播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98.5%。新闻、出版等事业健康发展。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31个,其中,县级以上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15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其他卫生机构10个;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年末实有床位2821张,其中,医院1210张,乡镇卫生院804张,妇幼保健院250张。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07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64人,注册护士12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快,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
体育事业稳步推进,国家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得到有效贯彻实施,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06.4元,同比增长10.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0.4元,同比增长9.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86.6元,增长11.2%。城乡居民宜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5.9万人,增长1.7%;社会养老保险16.4万人,增长3.8%;工伤保险4.5万人,与上年持平;生育保险4.2万人,与上年持平;基本医疗保险7.0万人,与上年持平。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4.4亿元,减少4.3%。
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1间,床位270张;敬老院19间,在院人数614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巩固中提高,低保保障面扩大,全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37万人。城镇社区服务和农村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23人/亿元。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死亡率为0人/10万人,;道路交通死亡率为1.72人/万辆。
十二、人口和环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7.2万人,同比增长0.8%。全年出生率14.16‰,死亡率5.09‰,自然增长率9.07‰。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机构3个,环境监测站1个,人员58人。全市共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19.4平方公里。
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等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0.5%。
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本年环评制度执行率100%。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三大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和可比价格两种方法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各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 阳春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