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介权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产品物流情况
我市的农产品物流尚处于现代物流的起步发展初期,但我市农产品物流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并具备一定的优势。首先是农业是我市传统大产业,具备区域比较优势。我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利于大农业发展。其次阳春是珠三角地区与粤西地区的交通中枢,贯穿境内105公里的三茂铁路通达广州、汕头、深圳、广西、云南、重庆;距离阳江港60公里;罗(定)阳(春)铁路、阳(春)阳(江)铁路、省道S113线、369线一级公路、在建的云阳高速公路与相邻的沿海高速公路、开阳高速公路、325国道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从阳春到广州、珠海2个小时,到深圳、香港3个小时,阳春已融入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目前,贯穿阳春境内的云(浮)阳(江)高速阳江至阳春段已建成通车、阳春至罗定段正在建设,汕(头)湛(江)高速正在筹建之中。未来我市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将会更加完善,交通更加便利,适合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
二、我市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贸批发市场设施滞后,难以支撑现代物流的发展。我市有河西农贸综合批发市场和春湾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从市场设施方面看,道路、停车场地和卸货区规划比较落后,并存在电子信息发布、电子支付、冷藏等设备配置不足等问题。传统粗放型农贸市场难以向现代农产品物流平台转变,这制约了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同时在农产品物流终端零售环节,我市不少农贸市场仍然是简易市场,市场内部设施滞后,市场外部乱摆乱卖,“脏”“乱”“差”现象仍比较严重。
(二)我市农产品物流信息基础工作相对落后,农产品物流交易手段单一。由于农产品信息化服务滞后,农产品物流普遍存在“三不”现象,即“不知道市场需求什么”;“不知道产品能卖多少”;“不知道能不能卖不了好价钱”。我市大多数农户了解农产品物流供求信息主要方式是通过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或者是通过农技站和商贩了解,再看看左邻右里种什么,比较盲目跟风。从交易方式而言,目前我市农产品市场主要还是传统的现金交易,极少拥有电子交易和结算等设备;通过电子商务、农产品电视购物等新型物流业态在我市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三)我市农产品物流企业层次不高,缺少配合协作。我市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交易市场数量少、规模小,配套加工能力较弱,难以形成大进大出的农产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同时农产品物流在观念上仍处于“传统物流”的水平,大多数物流企业对物流的概念仍停留在运输和仓储的集成上,在冷链物流上缺乏投入。目前我市农产品物流主体主要还是依靠分散农户,第三方农产品物流还刚刚起步,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虽然都表现出较高的发展积极性,但对于农产品行业和流通企业之间如何合作,如何优势互补,实现一体化发展积极性不高,习惯单打独斗、单力发展。
(四)农产品物流人才匮乏。现代物流业已经从单纯的运输仓储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这就需要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而我市总体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未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一是因为我市物流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比较缺失,市场上受过正规教育的物流人才有限;二是物流学历教育还不能适应现在市场需求的变化,物流企业对员工在职培训做得不够,尤其是缺乏针对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使得输送给社会的“人才”未必真正适用。
(五)物流产业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政策支持。虽然政府在推动物流产业发展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出台关于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方面还是有所缺失,对如何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缺乏宏观的把握,对如何使物流产业发展与日益提升的交通环境相配套缺乏系统研究,在园区规划建设、物流所需用地出让、信息建设和服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
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阳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6年6月7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