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农业局:对阳春市政协九届六次会议委员提案第10号的答复

2016-09-26 11:43:03 文章来源: 阳春信息公开
字体: 【    】

 

尊敬的严钰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抓住重点,切中要害,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现就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自2014年下半年启动,当年打造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2015年开始,我市每年创建48个美丽乡村,到2017年,计划三年共创建149个美丽乡村。同时,根据阳江市《关于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从2016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在我市新时期精准扶贫55条相对贫困村中,每村至少选择1个自然村,按照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进行创建,到2017年底,每个相对贫困村至少有1个以上自然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并通过评价验收。

通过我市各级的共同努力,截至2015年底,完成53条美丽

乡村建设,经过对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的有效整治,村容村貌及人居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初步形成了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貌美丽乡村新面貌。并经阳江市严格按照《评价验收办法》的标准和要求组织验收,进行现场评价打分,全部达到85分以上,顺利通过验收。其中最高分97分,最低分86分,得分较高的有马水中岗长田村、合水平北塘面村、马水中岗新桥村、春城头堡大田山村,岗美轮塘高四村;得分较低有岗美黄塘新四村、河朗大塘山田村、潭水新凤沙梨园村、河朗石忽新寨村、陂面那座白米塘村。

    二、多方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

2014年,我市5个美丽乡村共投入资金86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500万元,村民和外出乡贤捐资、资源整合投入365万元;2015年建设48个美丽乡村,其中重点扶持村24个,每村由财政补助资金75万元;特色创建村24个,每村由财政补助资金35万元,财政共投入资金2684万元,其中阳江市财政补助1050万元,阳春市财政补助1590万元。同时,我市的美丽乡村建设,与名村示范村建设、扶贫双到标杆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移民村后续发展等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利用相关项目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初步统计共筹集774.06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确保建设任务的完成。

三、加强示范点宣传,提高全民积极性

我市通过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对20145个示范村及201548个创建村进行多方位宣传,并以建设成效突出的创建村作为榜样,组织现场参观学习,掀起全社会关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其中2015年我市对美丽乡村建设制作了电视专题片,在阳春电视台播放;制作了美丽乡村建设专题画册,发放到镇村和外出乡贤,进行宣传。镇、村一级基层干部积极发动村民、外出乡贤、企业家等捐资捐助、投工投劳,其中,松柏镇横岗村委会良贯塘村发动外出乡贤捐资20万元,争取青山监狱投资8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强化规划引导,提升建设水平

在尊重群众意愿前提下,各地按照市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以科学规划引导美丽乡村建设,做到规划全覆盖。我市村庄规划编制由阳春市住建局牵头负责,2015年委托阳春市建筑规划设计院、广东建科建筑设计院和广州新城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等三家设计院对全市美丽乡村进行设计规划,充分利用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条件,按照实在、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农村乡土元素,挖掘特色资源和文化内涵,形成各自特色,体现农村田园自然风貌的设计规划方案,并按规划开展建设。

五、加强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基础性工作,始终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常抓不懈。在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全面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开展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和水环境治理,实施雨污分流、人畜分离;开展卫生死角、乱搭乱建与乱堆乱放、池塘沟渠和河道小溪等清理;美化绿化村道两旁、村头村尾、屋前屋后、河道小溪和公共场所等村庄周围环境,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为促进美丽乡村良性发展,各创建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负责村内公共事务管理,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卫生保洁制度、园林绿化养护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组织和引导村民加强后续管理,形成规范长效的管理机制。

按照我市的十三五规划,我市将于2020年将全市10%的村庄建设打造成美丽乡村。为此,我们将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综合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的建设力度,完成阳江市、阳春市下达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力争完成十三五的计划目标。在此也期望你今后继续对美丽乡村建设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

       阳春市农业局

              2016620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