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经我们认真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建议非常好,也正是我们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的事情。目前我市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组织领导,突出高位推动。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的农业产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扩大农业规模,创建农业品牌,培育经营主体,有力地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抓区域布局,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引导和扶持发展“一镇一业”和“一村一品”,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2021年,阳春市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7.15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66.0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9.34万亩,水果种植面积32.42万亩,南药种植面积14.71万亩(其中春砂仁种植面积6.7万亩),蚕桑种植面积6.34万亩,夏威夷果种植面积8.13万亩;鱼苗孵化3650亿尾,占全省淡水鱼苗总量的46.95%,其中鳜鱼鱼苗孵化总量占全省的73.33%。春湾镇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潭水镇发展成为花卉种植基地、岗美镇发展成为鱼苗孵化和夏威夷果生产基地等,合水镇被评为广东省蚕桑专业镇。
三、抓品牌创建,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我市先后被评为“中国春砂仁之乡”“中国蚕桑之乡”“中国猪苗之乡”“中国马水桔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县)”“全国优质粮生产基地”等,马水桔、春砂仁2个品种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春农”牌马水桔先后被评为“中华名果”“岭南十大佳果”和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等荣誉称号,“两阳牌”八甲唛被评为“广东名菜”,广东嘉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的“阳灵”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全市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共13个企业17个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个。
四、抓技术推广,农业科技含量有效提升。加强市镇村三级培训阵地建设,近年来阳春市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860多期,培训农民达12.53万人(次),其中有2578人获得了“绿色证书”,1040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证书。完善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育了一批农科人员队伍。目前,新技术推广普及率达95%以上,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5%以上,水稻机耕率99.12%,水稻耕种收获综合水平为76.27%,粮食生产的耕整、排灌、收割、脱粒、农资运输、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五、抓产后服务,农产品流通效率加快。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近年来阳春市先后到北京、上海、重庆、海南等地举办马水桔、南药等特色农产品推介会,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阳春)活动,集中展示了一批农产品,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建成河西农贸综合批发市场、春湾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阳春市现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59个,面积14.33万平方米。培育壮大流通队伍,阳春市现有各类流通人员达5000多人,为4万多农户提供市场信息、收购、销售等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
六、抓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产地加工或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目前,阳春市农产品加工企业268家,初步形成粮油类、畜禽类、水产类、南药类、果蔬类等加工产业。创建阳江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8个,园区面积达15123亩。成功创建阳春市春砂仁省级产业园,项目已全部开工,累计投资资金16524万元,已验收项目28个,正在实施中项目6个;阳春市现有省级、阳江市级和县级农业龙头企业52家(其中省级6家、阳江市级17家、阳春市级29家),农民合作社873家(其中阳江市级以上示范社56个),2020年辐射带动农户13.08万户,促进农民增加收入3亿元,户均增收2400元。加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力度,重点发展农事体验、农业观光、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把农业的生态、旅游、文化等功能有机融合起来,推动阳春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七、抓基础建设,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21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进行冬修农田水利大会战,重点对五大中型灌区主干渠进行清淤、清杂、清障和清违工作,现已完成清淤、清杂、清障和清违工作,恢复灌溉面积5.6万亩,保证今年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加大农田综合整治,近年来,阳春市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50个,整治农田面积8.9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96万亩。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阳春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61.8万亩。
八、抓农产品朔源,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断完善。我市2018年已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全市17个镇(街道)设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309个村委会每村设有一个监管员。目前已实现市、镇、村三级有机构、有人员、有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覆盖全市。已制定《阳春市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使用培训班,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目前,阳春市已有72家企业溯源主体注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账号,正逐步按要求健全生产台账、农药化肥仓库进出台账和产品销售台账,完善和健全相关制度。发挥阳春市农业产业协会作用,初步扶持20个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目前,我们在推动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足,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抓紧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着力提升优势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确保粮食总量平衡。进一步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度,突出抓好春砂仁、夏威夷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继续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着力把地方优势拳头农产品培育成为主导产业,优化形成具有阳春特色的农产品生产结构。做大做强春砂仁、夏威夷果、蚕桑、柠檬、优质稻、鱼苗孵化、生猪、果蔬八大产业带,提高优质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程度,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着力改善现代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软、硬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我市将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渠道三面光,将现有5个中型灌区改造列入省发改部门和财政部门年度重点项目库,争取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内落实国家资金对灌区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市委市政府决定将5个中型灌区改造列入了2022至2024年阳春市“两重”项目,计划未来3年内争取债券资金约9亿元,完成灌区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二是加大农田综合整治。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投向水利、农田整治等基础产业建设,努力建设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三是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改善农田耕作条件。
三、突出重点扶持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对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产品深度加工开发和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各类扶持政策,建立财政资助中小企业平台,鼓励“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企业与科技资源的有机结合,加速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学校成果转化,提高我市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着力拓展农业品牌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以政府引导、企业创建为主,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尽快形成我市的特色和名牌,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培育和引导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形成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实施品牌兴企战略,加强品牌整合,在每个行业选择几个市场占有率、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引导资产、资源集中,推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带动力强的品牌。加大有机认证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具有公共属性、地域特点的品牌推广力度,在国家级、省级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对成功获得有机认证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积极开展对外推介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或参加各种大型农产品博览会以及“农超”对接活动、大型采风活动,对外展示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果,不断扩大我市农产品市场营销,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五、着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高度重视科技支持,积极推广应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新品种、有机化肥、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绿色农业加工工艺的引进和应用,着力解决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继续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联系一批高校,充分发挥科研院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在我市建立生态农业技术应用试验基地,着力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把阳春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蓝子、米袋子、果盆子、体验场,为大湾区提供绿色优质产品。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也期望您今后继续对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
阳春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8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 对阳春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第57号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