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二次]关于争创广东省水稻特色现代产业园的建议

2022-10-21 10:50:02 文章来源: 阳春市政协办
字体: 【    】

提案人: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去年底,在中央政治局专题研究“三农”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进一步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牛鼻子”,目前已经建立了29个水稻类的产业园,几乎覆盖了全省所有产粮大县,我市却没有一个水稻类现代产业园,而且是唯一未获得水稻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粮大县,这与我市作为全国农业大县、全省第七的产粮大县极不相称。

  一、争创水稻特色现代产业园的优势

  (一)领导重视,资源整合成效显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产业发展,在松柏、陂面、马水、河口、三甲、岗美、八甲等镇建成面积共1600多亩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点。2020年,还与袁隆平院士的科技创新团队紧密合作,在春湾自由村委会高村自然村试验种植超级杂交有机水稻,获得成功,实现干谷亩产480多公斤。

  (二)水稻生产优势明显,规模化种植初步形成。202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 76.36 万亩,总产量约26.86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 65.19万亩,总产量约23.91万吨。目前,已初步形成集种植、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以广东恒达粮油储运有限公司为龙头,辐射聚集了一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在我市从事水稻种植及物流加工。截至2020年底,全市拥有省市县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40 多家,基本形成了水稻规模化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业产业链。

  (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联农带农工作突出。市委市政府在现代种业、设施装备、数字农业(电子商务)、品牌建设等方面,切实加强对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我市粮食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已经逐步形成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品牌销售,以及实行分户管理的“四统一分”公共服务模式,大大提高了粮食产品品质。

  (四)政策条件成熟,具备争创契机。2018 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绿色优质粮食工程。《广东省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支柱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提出培育壮大广东优质丝苗米品牌,并且要在粤东西北地区主要农业市、县(市、区)中建设一批特色产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争创水稻特色现代产业园的工作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一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农田水利大会战契机,在全市规划若干个地块平整、水源充足、面积达百亩以上的连片水稻生产基地。二要做优水稻产业。大力推进全程标准化生产,建立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做强水稻优质生产基础上,把精深加工、贸易流通作为主攻方向,引导大米加工业、生产服务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布局建设一批烘干、保鲜、包装、储藏等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设施,形成生产与加工、农产品粗加工和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

  (二)政策资金倾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要向园区倾斜,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投资力度,在资金和项目上予以倾斜,确保各项农业农村改革措施在园区落地。发挥公共财政的撬动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投入园区建设。健全人才保障机制,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到园区创新创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入园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要大力发展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推动农业互联网技术应用,提升园区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

  (三)加强支持和指导。支持有实力的粮食龙头企业积极牵头申报创建广东省水稻特色产业园。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入库工作的通知》,尽快委托专业机构编制《阳春市省级水稻特色产业园建设规划方案》,完善申报材料,争取在2022年创建成功。

  (四)把握好创园宗旨。在产业园建设中,始终把握好“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建设宗旨,把产业园打造成全市乡村产业兴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样板。同时,通过发展粮食循环经济,注重上下游产品配套衔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生产模式。强化结构优化和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在产业园水稻提质增效的同时,提高二、三产业比重,实现产业园现代农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