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近年来,鳜鱼产业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下取得了倍增的成绩,产业链逐渐完善,鳜鱼苗产业已成为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2024年,我市鳜鱼苗孵化量和标粗培育成苗量达54亿尾,占全国鳜鱼苗总量70%以上,畅销本省和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上海、黑龙江、海南等10多个省(市),成为全国公认的最大鳜鱼苗种孵化基地。但我市鳜鱼产业的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与作为全国闻名的鳜鱼苗孵化基地不相称,亟需改变只为他人作嫁衣的现状。建议大力发展“商品苗”、“标粗苗”和成品鱼养殖,促进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把鳜鱼产业打造成为我市100亿元产业集群,成为社会效益高的富民惠民产业。
一、我市发展鳜鱼产业的优势
(一)环境优越。我市由于水质优良、气候适宜、地理环境优越,十分适合鳜鱼的繁育,且拥有淡水养殖面积7.6万多亩,发展鳜鱼产业得天独厚。
(二)基础优势。我市现有孵化场(点)600多个,孵化各类鱼苗4000多亿尾,鱼苗生产规模和数量均排在全省首位,已成为广东省淡水鱼苗孵化的主要基地。其中,鳜鱼苗孵化场(点)180多个,鳜鱼亲鱼养殖面积1950亩。全市第一家省级鳜鱼良种场(建设单位阳春市天顺农业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通过了广东省的验收,拥有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阳江市级鳜鱼苗现代产业园等称号。
(三)成本优势。阳春地区气候适宜,相比北方地区鱼苗可提早下塘1-2个月,而且全年的生长时间较长,生长速度快。此外,养殖饲料鳜与养殖鱼仔鳜相比,其养殖成本可降低15%以上,鳜鱼产业发展潜力大、后劲足。
二、产业链不健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规划统筹。目前我市制定了《阳春市水产苗种产业发展暨鳜鱼苗产业转型升级规划(2023-2027)》,但鳜鱼产业产供销市场基本上是孵化户自发的,在长期的发展中并没有取得突破,加上受鱼粒供应、鱼塘面积和养殖习惯等方面原因影响,未能在得天独厚的生产基础条件上创建优势产业体系。
(二)鱼苗孵化大而不强。目前,我市鳜鱼苗输出虽然在产量上占绝对优势,但出售的大多是每尾售价仅有1至2分钱的“开口苗”或“水花苗”等前端产品,输出的鳜鱼苗总量占全国70%以上,但产值与全国鳜鱼全产业链产值的700亿元相比,占比不足10%,产量与产值严重不符。
(三)标粗驯化还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我市鱼苗孵化企业(户)虽然在进行鳜鱼苗的标粗培育和饲料鳜鱼苗的驯化工作,但受养殖习惯、技术、品牌创建等原因影响,标粗和驯化的比例还很低,而我们的下家珠三角等地区承接了生产利润最高的环节特别是标粗培育环节,打造了品牌,转而向全国各地供应,赚取了产业链的最高价值利润。
(四)成品鱼养殖刚刚起步。目前,我市在进行成品鳜鱼养殖的养殖户还很少,特别是饲料鳜的养殖,仅有几家养殖户在近两年才进行试验式养殖。养殖资源分散、规模偏小,主要原因是缺乏育、繁、推基地,饲料驯化技术不成熟,导致养殖成本高,风险大,同时新质生产力发展不足,还没有相关数字化服务平台,使鳜鱼养殖企业(专业户)在支农贷款、政策保险、产品销售等方面缺乏数据支撑。
三、意见建议
(一)做好规划统筹。建议市政府牵头成立鳜鱼产业发展相关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推动鳜鱼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工作。建议结合《阳春市水域滩涂规划(2016-2030)》成果,围绕打造鳜鱼100亿元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定位,组织编制阳春市鳜鱼产业高标准可持续的发展规划,特别要合理利用好我市现有7.6万多亩水塘面积,高起点规划好鱼苗孵化产业带、成品鳜鱼养殖、鳜鱼产品深加工等建设规划,同时制定相关融资政策、完善保险政策等,为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做强鱼苗孵化。建议市政府在每年举办好阳春鳜鱼苗交易大会的基础上,每年召开鳜鱼产业发展的总结会议,总结好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谋划下一步工作方向,推动鳜鱼苗交易成交额在2024年成交12.5亿元的基础上,再番一至两倍。同时,要加快打造阳春鳜鱼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中国鳜鱼苗之乡”。
(三)做优标粗驯化。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引导我市鳜鱼产业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合作,在产业基础、技术推广、示范带动等方面下功夫,开展“产学研”共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高标粗驯化技术,大力开展鳜鱼苗标粗驯化工作。制定目标,利用我市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完善的产业链、饵料鱼供应充足等优势,每年标粗10亿尾鱼仔鳜鱼苗,按平均价格每尾1.5元算,每年可增收15亿元;充分发挥我市鳜鱼苗种供应充足的优势,每年驯化饲料鳜苗3亿尾,按平均价格每尾6元算,每年增收18亿元。
(四)做大成品鱼养殖。鳜鱼产品属于高端水产品,是广东淡水养殖的支柱产品,对提高鱼塘经济效益起到积极作用。建议市政府做好打基础立长远工作,加强与科研机构或高校开展技术攻坚,加大饲料鳜鱼养殖技术研究力度,充分利用我市气候优势和养殖成本优势等大力发展成品鳜鱼养殖。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确立10年(3年打基础,3年加快发展,3年巩固提高)实现高标准养殖成品鳜鱼3万亩的规模。按现在鳜鱼平均价格每斤30元算,每年亩产值可达30万元,如果实现3万亩成品鳜鱼养殖,那么我市鳜鱼全产业链产值100亿元的目标指日可待。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