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校应该怎么样设置垃圾分类桶?
学校属文教区,垃圾分类桶设置参考如下:
(1)文教区分类投放点设置密度、点位和收集容器配置数量、
规格,应结合区域面积和服务人数等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区域、实验科研区域、食堂、宿舍区、室外公共区域等应结合实际设置分类投放点,根据各类垃圾产生量配置分类收集容器。
(2)文教区分类投放点的设置原则上不应影响教学环境。
(3)教学区域宜每间教室(含普通教室、专用室、多功能教室
等)、办公室配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教学楼内走廊、洗手间应配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教学楼内茶水间应配置具有茶水过滤功能的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教学区域应每栋楼至少设置一处有害垃圾投放点。
(4)实验科研区域每间实验室应配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可根据具体需要增配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收集容器。每层宜按照方便原则设置一处分类投放点,应配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废弃化学品按照废弃化学品有关规定进行收集处理,严禁混入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5)食堂的厨房及就餐区域应设置分类投放点,应配置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可根据垃圾产生情况增配可回收物收集容器。
食堂分类投放点的设置可参照餐饮机构分类投放点设置执行。
教学区域内有用餐情况的,应在教学区域配置便于移动的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并加强管理,在用餐完毕后应及时将厨余垃圾从教学区移运清理,确保教学区域的整洁、卫生。
(6)宿舍区域宜每层楼或每栋楼设置一处分类投放点,应配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宿舍区域分类投放点的设置可参照居民区分类投放点设置执行。
(7)校内道路两侧和运动场地周边等室外公共区域,可结合区域环境,合理配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