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阳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815682576183/2024-00153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阳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成文日期: 2024-12-24
名称: 阳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2-2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阳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12-24  浏览次数:-

  2024年,阳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行动纲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阳江市委“433”工作安排,牢固树立“精细管理”和“服务为民”两大理念,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现根据我局实际工作,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我局坚持围绕中心、建强队伍、服务群众,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点燃城管综合执法事业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谋细谋实高质量发展的实招硬招高招。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我局及下属单位纳入市财政收入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罚没收入;二是行政事业性收费(临时占道费和垃圾处理费)。

  截至12月18日,2024年总收入为1760.64万元,完成年度经济任务的62.43%,其中:罚没收入为262.9万元,完成年度经济任务的32.86%;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为1497.74万元,完成年度经济任务的74.15%。

  (二)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我局大力推进实施重点项目,在建的项目共3个:阳春市河西片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阳春市市区东湖西路排水防涝地下管网建设工程项目及阳春市朝阳路与春州大道交汇处西侧人行道塌陷修复工程。

  1.阳春市河西片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

  项目投资4000万元,于2023年9月开工建设,新建河西环卫站停车场进场道路长430米、宽5.6-7米混凝土道路,在兴民街周边新建6条总长1394米、宽12-18米的混凝土道路,升级改造绵城东路道路全长1776米,总面积32928㎡。由于项目绵城东路用地范围内存在用地纠纷、在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全额支付工程进度款等原因,影响了施工进度,造成工期延误,导致项目未能如期完工。目前已完成工程进度95%,计划2024年12月全面完工。

  2.阳春市市区东湖西路排水防涝地下管网建设工程项目

  为解决东湖西路(黄云书画馆至悦华酒店段)路面水浸问题,保障周边师生和市民的出行安全,我局组织实施阳春市市区东湖西路排水防涝地下管网建设工程。该项目总投资为1399万元,建设内容包括铺设管径为30厘米-135厘米的雨水管道,全长约1.12公里,新建一体化雨水泵站一座,重建东湖西路截面为2米×2米的过路箱涵及相关配套工程。该项目于2024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约95%,计划2024年12月全面完工。

  3.阳春市朝阳路与春州大道交汇处西侧人行道塌陷修复工程

  朝阳路与春州大道交汇处西侧人行道发生路面塌陷,塌陷面积约125平方米,塌陷最深处约3米,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我局出具修复设计方案,拟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基后进行修复管道和路面,概算总造价284.45万元。目前项目2024年11月5日已签订施工合同,正在进行围蔽开挖施工,项目计划2025年春节前完工。

  (三)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全面开展城区人居环境整治夏季攻坚行动

  一是做好城区国有农贸市场及周边“六乱”综合整治工作。结合市场物业管理站代管工作,重点抓好城区国有农贸市场及其周边“六乱”环境整治。平时采取早中晚班错时管理的方式开展常态化整治,引导沿街商户自觉遵守市容管理条例相关规定。逢“3、6、9”墟期,联合市监、交警、春城街道、市场物业站、食品公司等部门对漠阳市场、青石桥市场以及东沿江路、市场路、红旗路等路段开展“六乱”集中整治大行动,累计开展联合专项行动56次,出动执法人员5800余人,执法车辆1200余台,劝离流动摊档7000余处,规范占道经营行为8700余起,纠正乱停乱放违法行为500余起,清理乱拉、乱挂、乱张贴横幅、“牛皮癣”等1360余处。自开展综合整治行动以来,漠阳、青石桥、东门、河西四个农贸市场共新增出租商铺22户、台位79档、蔬菜地摊110档,预计增加收入约4.5万元/月。

  二是建设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为有效整治摩电交通安全问题,根据省道安办验收工作评测项目创建文明示范路的要求,创建城西大道(朗北路至莲平路路段)、迎宾大道(荔江路至莲平路路段)、校前路(育才路至情侣路路段)等3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提升城区交通文明品味,净化道路交通环境。

  三是广泛开展志愿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动员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整治行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门前三包”责任制等宣传工作,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累计派发《致经营户的一封信》等资料3500余份。

  2.大力开展绿美阳春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城乡党建双联双促”活动。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开展绿美阳春生态建设捐款14710元。到河西街道开展龙岩社区、牛肚朗村委会等地开展座谈会、走访、植树等各类深度调研活动11次,在吉祥公园、绿道、环湖路等种植红花簕杜鹃球2295棵、猪血木180棵,累计植树超5000棵,完成推进县镇村绿化种植任务的200%,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城区绿化管护力度。积极开展植绿管护工作,种植簕杜鹃2326棵、花蝴蝶450棵、黄帝菊1809盆、大花海棠2000盆,扦插黄金叶、花叶连翘约10602平方米,补种杜鹃红山茶20棵,修剪绿化树7419棵。开展红火蚁防控工作,使用杀蚁饵剂约2.5千克,扑杀蚂蚁窝131个,防控面积约51.96亩。

  三是组织实施绿美阳春提升工程。实施河西街道龙岩村荔江路、登龙路种植绿化工作,种植九里香约93棵,大红花约92棵。提升东湖绿美生态综合示范园(桃李岛)森林景观,种植凤凰树、无忧树、落羽杉、海南红豆等树种共203棵,种植面积约10.2亩。开展春南大道(站港公路)绿化升级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全线的绿化带修剪、清杂、场地平整、部分景观石凳和人行道砖铺设等工作,并在两侧绿化带种植簕杜鹃326株。

  3.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我局持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逐步提升市民群众生活垃圾分类意识。联合团市委等重要部门在2024年春联临时摆卖疏导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累计出动各类志愿者50人次、派发宣传手册150余份,营造全民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四)主要工作举措

  1.以党建统筹队伍,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

  一是抓牢抓实思想政治工作。学习45个“第一议题”,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1次,积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及时组织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议,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40余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9部,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21次。

  二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中共阳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开展党组书记专题部署1次,分管领导专题部署和调研3次、分管领导召开舆情分析研判会议3次、其他领导履行“一岗双责”,部署和调研分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累计完成4次。

  三是规范基层战斗堡垒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支部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和“党课”、主题党日约230次。严格抓好党费收缴和管理工作,共收缴党费30875.2元。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共有3名发展对象转为预备党员。

  四是大力推进作风建设。开展提醒谈话50人次,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组织8个党(总)支部分批次观看警示教育片《扣好“第一粒扣子”》,共150人次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组织各党(总)支部28名党员集体观看电影《生死坚守》。

  五是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任务。2024年以来,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一是筑牢安全发展理念。我局制定并印发了《阳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阳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召开“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部署工作会议,主动到雷风出行、美团出行两家共享电动车企业开展电动车安全生产检查2次,派发安全生产宣传单约300份,组织300余人次开展城市道路隐患排查整治,组织120人次开展城区车辆交通安全专项治理,组织70人次参加消防安全专题培训讲座,。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3次,组织50人次参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网络知识竞赛,组织实地应急演练2次,全系统发现并消除一般事故隐患200处。二是高度重视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在站前广场安装防撞混凝土钢柱99条,在东湖公园设置防撞混凝土钢柱5条、加固横置钢管30米、铁链36条;在名树公园设置防撞石墩119只、防撞混凝土钢柱152条;在中心广场设置防撞石墩32只、防撞混凝土钢柱34条,在吉祥公园摆放防撞石墩4只,在大华岭公园摆放防撞石墩8只,扎实筑牢市民群众游园安全防线。

  2.抓党建促管理,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

  一是全面加强市政设施管护。坚持道路、排水等市政设施日常巡查制度,更换检查井盖15套,更换集雨井盖23套,加装防坠网4个,修复人行道15平方米,切实维护群众“脚下”安全。常态化开展城区河道日常巡查,组织清理龙湾河、梅溪河的河床淤泥和水面漂浮物共4次。

  二是全力推进卫生保洁工作。我局下属单位环卫站负责市区56条街道(含新吉工业园区)的路面保洁工作,保洁面积约318万平方米,人均日清扫保洁面积 8000平方米,上门收集垃圾户数约8万户。截至11月30日,转运处理生活垃圾约19.08万吨,其中市区约9.70万吨,乡镇约9.38万吨。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约15.45万吨,海螺水泥窑协同焚烧处理阳春地区生活垃圾约3.63万吨。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渗滤液约10.23万吨,日均渗滤液处理能力达306吨/日,没有浓缩液回灌填埋区,实现了全量化处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三是全盘推进广告管理。严把市区户外广告和招牌的行政审批关,确保执法人员到现场实地查看新申请的广告或招牌情况。有序开展户外广告隐患排查276次,检查电子显示屏7处,督促业主单位更新破损户外广告48处,拆除大型户外广告招牌2个,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四是推进市区亮化精细化管理。开展路灯日常管护,巡查维护线路约18710公里,修复黑灯8500余盏,抢修维护破损路灯线路约450宗及其他各类安全隐患若干起,新安装便民路灯约30盏、线路约500米,在阳春大道至绿道北入口路段安装太阳能路灯69套,确保市区路灯亮灯率达95%以上及安全运行。

  五是全力营造节日喜庆气氛。春节期间,我局举全局之力做好2024年春节无人机灯光秀烟花晚会的前期筹备、组织实施、后勤保障等工作。同时在市区摆设种植各类花卉约8万多盆,安装灯饰约3800个、灯带约36000米、中国结约120套。中秋国庆期间,我局在市区摆设种植各类花卉约4万多盆.

  3.以党建引领执法,提高综合执法能力

  一是聚焦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处理行政复议案件9件次、行政诉讼案件16件次,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开展行政处罚案件审核案件339宗次,组织71人培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新修订主要内容,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手册400余份。审批办结行政许可事项502件,审批同意行政许可事项490件,收到行政许可事项所涉及的施工占道费217600元。收到投诉件4342宗,全部投诉件都在规定答复的期限内,没有逾期受理或超期答复的情况。

  二是严厉打击违法建设。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社会损失和执法成本。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立案调查71宗,作出行政处罚61宗,罚款金额1243516.97元,涉及面积5369.62平方米;开展整治违法建(构)筑物专项行动3次,共整治及拆除违建面积400平方米。建设工程和房产管理方面,立案调查8宗,办结案件共9宗(包括跨年度案件),罚款金额1108224.9元,涉及面积30082.75平方米。

  三是严厉打击市容市貌违法行为。认真落实“721”工作法和“一劝二管三执法”理念,常态化开展市容秩序管理工作,办结市容违法案11宗,共处罚款36135元。联合交警大队开展市区道路车辆秩序联合执法整治工作8次,开展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专项整治行动并现场约谈运营企业负责人,有效规范市区车辆停放秩序。

  四是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开展渣土扬尘、噪音、油烟等污染治理,出动执法人员650余人次,执法车辆150车次,纠正社会生活噪声扰民993宗、餐饮油烟扰民196宗、建筑施工噪声扰民33宗、露天焚烧25宗、燃放烟花爆竹噪声扰民3宗。开展泥头车抛洒滴漏、污染道路整治行动,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完成21处。在名树公园在名树公园划分使用音响设备唱歌的特定区域,并安装噪声监测设备,规范唱歌和跳广场舞的娱乐活动,引导群众规范开展娱乐活动。

  二、存在问题和短板

  (一)工作经费紧张。如执法车辆和环卫车辆大部分已达到报废状态仍在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协管员和环卫工人的任务重、工资低,人员流动性大;市区道路新移交的绿化管护经费未能及时拨付,绿化经费不足等等。

  (二)城市管理人员不足。随着城市管理领域的逐步扩展和城区面积的不断拓宽,我局市容执法、环卫保洁、绿化管护、市政设施管护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繁重的工作任务和管理人员不足的矛盾日趋明显。

  (三)部分执法职能缺少可参照执行的法律法规。如《广东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于2017年7月废止,《广东省户外广告管理规定》于2019年12月废止,相应户外广告管理等领域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没有具体处罚标准可依因此调整取消,导致执法查处中缺少可参照执行的依据。

  (四)部分流动摊贩对城管工作缺乏足够的理解支持。部分流动摊贩对城市管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秩序等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了解甚少,不配合疏导方案,排斥进入市场内部和临时摊位经营。执法人员对其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时,不配合执法工作,甚至无视工作人员的说服劝导,出现暴力抗法的情形,管理难度增加。

  三、2025年工作计划

  我局将继续坚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拼劲用足、闯劲用全、狠劲用猛、韧劲用久,“挤”“钻”并用,做到“学在前、干在前、走在前”,用“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扎实开展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局党组中心工作,加强组织建设,抓好作风建设,继续做好提醒谈话工作,做好领导班子建设专题综合分析研判工作,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二)积极推进市政工程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把重点项目当作及其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集中精力研究解决问题,确保河西片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和市区东湖西路排水防涝地下管网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完工,积极推进阳春市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工程、阳春市河西片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二期)、东湖文旅示范带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工程、城镇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及环境整治项目、城区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河西沙岗铁路桥底排水防涝地下管网建设工程项目等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三)推动“引摊入市”。推动东湖友源、城北片区“引摊入市”示范点成为文旅示范综合体,积极谋划河西片区“引摊入市”绵登路示范点,加快推动东沿江路(一桥至二桥路段)“引摊入市”示范点建设,白天疏导农户在此摆卖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晚上引导流动摊贩在此经营宵夜小吃,既能传承春城漠阳墟日传统,又能促进夜市经济,达到有效管理城市目的。

  (四)全力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建筑整治工作。我局正研究成立阳春市历史遗留问题建筑整治工作专班,该工作专班面向全市各乡镇规划区,能够有效解决填补乡镇历史遗留问题建筑的处罚空白,其中重点关注城区规划区和春湾镇规划区历史建筑问题。

  (五)继续完善市容市貌管理。做好市政设施日常维护,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安排修复。继续加大六乱整治力度,加强对牛皮癣、乱拉乱挂横幅、广告牌破损、建筑垃圾的清理,提升城区市容市貌。以“严管、严查、严处”的高压态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社会生活噪声扰民、露天焚烧、渣土运输车辆产生扬尘污染等行为。

  (六)全面提升环卫保洁工作。严格按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标准要求,全面提升精细化作业保洁水平,不断提升机械化清扫率,坚持垃圾日产日清,加强垃圾收运车辆和堆积场所的消杀频次,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

  (七)加强绿化日常管理养护。深入推进绿美阳春建设,依法推进园林绿化工作,不断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优化园林绿化质量。

  (八)提升广告亮化管理水平。加大夜景亮化建设管理力度,继续扩大居民住宅区以及大街小巷的路灯覆盖范围,加快绿道、一河两岸、旗岭公园路灯的改造建设工程。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和设置审批,全面清理危险隐患的户外广告设施。

  (九)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做好行政执法案件卷宗的审查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理行政处罚相关事项工作。继续做好“双随机、一公开”、“双公示”、“互联网+”等工作,推进已审批行政许可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的投诉,重视群众舆情,及时研讨重大复杂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