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不法分子编造出例如虚假销售口罩、“网络刷单诈骗”、“网络贷款诈骗”、“购物退款诈骗”等各种骗局来欺骗群众,令不少群众蒙受经济损失。
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多发的势头,阳春市公安局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在全面加强合成作战、深化打击的基础上,采取“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局联席会议办公室(简称“市联席办”)牵头,各成员单位联动”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活动,多方位、多角度揭露了不法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法。力争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在社会面上形成“眼睛看得见、面上铺得开、耳朵听得见”的宣传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进一步提高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防骗意识和防骗能力,捂住群众的“钱袋子”
4月15日上午,我市组织召开了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局际联席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打击治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部署了今年新一轮打击整治工作。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局际联席会议召开以来,在阳春市公安局的牵头统筹下,“市联席办”各成员单位进一步深化联动、协同作战,全方位开展了一系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多形式线上宣传
充分利用“阳春公安”微信公众号,头条号,通过每周一定期发布的“一周警情播报”、不定期发布的【防诈先锋】以案说“防”等栏目,多次发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内容,并发动市各成员单位,全体民、辅警在微信工作群、朋友圈积极转发微信公众号内容、新型诈骗手段及诈骗案例等,通过互联网线上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的特点日常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设置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车,“五一假期”期间在市区各主要街道、广场、商业区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巡展。在市广播电台FM103.4频道播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标语广播,让广大群众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到。
市公安局制作、印刷了三十万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单,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各辖区派出所对接社区村居,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和社区村居共同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在向辖区的群众发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单张的同时结合身边的案例现场进行讲解宣传,以“易懂、易记、易防”的方式向群众宣传防范诈骗常识。
"市联席办”各成员单位亦积极主动开展相应的一系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在社会面上形成了“眼睛看得见、面上铺得开、耳朵听得见”的宣传效果。
警方特别提醒!
最近一段时间阳春警方根据接警统计发现,以下五种方式的电信网络诈骗较为活跃,广大民众要提高警惕、增强防骗识骗意识,不要轻易给陌生人转账,遇到可疑转账要求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
一是贷款诈骗。作案人员利用借款人急于用钱的心理,以先收取各种手续费再放款为理由骗取钱财,收取“保险费、保证金、激活费/解冻费、验证费、服务费”等。
二是冒充客服诈骗。作案人员冒充网站客服,以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订单有误”“快递丢失”等为由让事主配合办理“退款理赔”或“取消业务”,在后台实时获取事主的账号、密码、验证码,导致事主钱财损失。
三是俗称“杀猪盘”的婚恋诈骗。诈骗团伙在婚恋交友、社交、同性恋论坛等渠道物色潜在对象,诱骗受害者参与虚假赌博网站或投资平台,骗取财物后再“拉黑”事主。
四是刷单扫码诈骗。诈骗之初,作案人员往往返还一笔小额资金以获取事主信任,后续加价加量,要求事主连续刷单才能返还本金和佣金,事主为了返本投入大额资金后便被骗子“拉黑”
五是虚假购物诈骗。诈骗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发布虚假购物图片,受害人下单转账后,犯罪分子不发货或者发送砖头、废纸等价值低于所购商品的物品,然后将受害人“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