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度工作总结
(一)2024年文体旅游工作情况
按省文化和旅游厅年报统计口径(按省文化和旅游厅年报统计口径,以各地公安登记住宿酒店人数为主要参照指标统计,2023年度均采用该口径)统计:全年全市接待192.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31亿元,分别增长2.9%,7.9%。主要做法是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助推春节假期文旅市场热度上升、人气火爆,成功举办了广东省无线电测向公开赛、2024杜鹃花海·阳春鸡笼顶越野赛、广东省龙舟锦标赛、广东省航海模型公开赛、广东省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阳江·阳春站)等赛事活动、高流河墟和重阳古墟等特色文旅活动,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两心六组团”旅游发展格局,打好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组合拳”,有效拉动文旅经济增长。总体而言,阳春市文旅市场持续增长,但受限于目前的省级统计方式和口径,统计数值未能完全体现全市旅游市场具体情况,特别是乡村旅游、研学游和一日游情况未能有效统计。
(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1. 阳春市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一是工程建设方面,崆峒风景区已全部完成建设;春湾风景区已完成环山道人行道、停车场等项目建设,门楼及登山道项目未开工;凌霄岩风景区因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未能最终确定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编制景区总规、详规和项目设计。二是征地工作方面,春湾镇计划征地243亩,已完成100%;河西街道计划征地约176亩,已完成85%;河㙟镇计划征地238亩,已完成100%。三是不动产确权方面,春湾风景区、崆峒风景区、凌霄岩风景区(含玉溪一二洞)已完成现状单方面确权登记。
2. 阳春市春城东湖体育公园建设项目。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项目概算书、造价采购等工作。
(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 推进凌霄岩风景区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召开凌霄岩风景区创建5A总体规划、项目设计初期汇报会,申报材料已提交至省文旅厅。持续推进凌霄岩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
2. 大力打造旅游品牌。岗美镇、春湾镇被认定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入库级)。崆峒岩景区、高村乡村旅游区、潭簕红色展馆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阳春农文旅融合研学之旅”被评为2024阳江市研学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李学笋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3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唐羽、罗贤杰、麦世敏等人被评为阳江市文旅行业“文旅推荐官”。合水镇高河村被评为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十里泉城温泉旅游区被评为“无废景区”,十里泉城温泉酒店被评为省工会疗休养基地、金品级乡村酒店。鸡笼顶半日闲山舍民宿被评为金宿级乡村民宿。“红色热土 多彩春州”红色线路、“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红色线路被评为阳江市“粤游粤红——第二届广东红色旅游季”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力打造阳春市和美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建成“(高流河墟)竹文化·春风竹里”、“(重阳古墟)草药文化·春生秋实”、“(通天蜡烛湿地公园)山水文化·春山碧水”、“(香云纱)蚕丝文化·春蚕幻纱”等4个乡村游主题驿站。旅游资源普查基本完成,共统计资源点555个,其中五级资源8个、四级资源20个。
3. 精心策划举办特色文旅体活动。一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于1月28至31日举办广东省无线电测向公开赛,4月27日举办2024杜鹃花海·阳春鸡笼顶越野赛,6月1日至2日举办广东省龙舟锦标赛(6月)等赛事活动,9月21日至22日成功举办省航海模型公开赛,11月9日至10日成功举办省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二是围绕阳春传统文化和民俗特色,于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举办梁镇南将军府炮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6月8日至10日(端午节期间)举办“千年古墟 文脉传承”高流河墟非遗文化系列活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10月11日(重阳节期间)举办重阳古墟暨中草药展销活动等多项非遗民俗活动。三是围绕文旅市场,举办了十里泉城跨年嘉年华音乐会、第十二届春湾石林桃花节、岗美镇特色美食节暨十里泉城草坪音乐嘉年华、阳春市“盛世华章 共谱新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晚会等活动,有力拉动文旅消费增长,促进市场繁荣。
4. 深入挖掘阳春独特文化民俗内涵。截至2024年12月30日,开展阳春粤剧“送戏下乡”活动32场;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巾帼建功新时代”女子书画摄影展等线上线下书画艺术相关展览40场次;举办“龙腾欢歌 锦绣阳春”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2024年迎中秋、庆丰收、贺国庆系列活动等各类演出活动77场次。开展文物送展下乡8场次;开展线上线下非遗宣传活动13场次。2024年1月,阳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阳江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包括阳春市13个项目。完成阳春市第四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23个项目28人)申报和公布工作。
5. 加强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完成石望铸钱遗址监控安和围栏安装工作,积极配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及周边开展文物考古工作和《石望铸钱遗址保护规划》修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启动黄泥堆遗址考古发掘一区环境整治工程。积极宣传贯彻落实《阳江市石望铸钱遗址保护条例》。顺利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家塾、蓝氏宗祠修缮工作,启动那乌古桥抢救性维修项目。启动并推进阳春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阳春市8个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公布。
6. 积极宣传推广阳春特色文旅。参加广东省阳江市(长沙市、武汉市)文旅招商暨旅游房地产推介会、2024中国县域博览会暨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宣传推广阳春文化旅游资源。做好电影《韦驮门》文化旅游宣传推介,积极配合《长安的荔枝》等影视作品取景拍摄,大力发展“影视+旅游”新业态,助力阳春文旅事业取得发展新亮点。
五、2025年工作计划
(一)加快国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度。持续推进河西街道、河㙟镇征地。完善春湾风景区门楼及登山道项目设计变更手续。加快完成凌霄风景区项目景区总规、详规编制、项目设计和招投标等工作。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阳春市东湖体育公园建设项目、阳春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完成项目前期工作,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年底动工建设。
(三)持续推进A级景区创建工作。做好凌霄岩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沙岗儿童公园、阳春圭岗温泉生态康养项目等落地建设等有关工作。
(四)举办好大型体育赛事和文旅活动。举办好杜鹃花海·阳春鸡笼顶越野赛、广东省航海模型锦标赛、广东省“工会杯”龙舟赛、广东省航天航空模型冠军赛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协助举办好桃花节、高流河墟、重阳古墟等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不断丰富活动举办形式。更新制作阳春文化旅游宣传视频和宣传资料,通过参加旅游博览会、引进影视作品落地阳春实地取景、拓宽新媒体传播等多途径积极宣传推广阳春文旅形象。
(五)加大力度做好文物保护传承工作。继续配合省考古研究院做好石望铸钱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并同步推进石望铸钱遗址保护规划修编工作。做好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确保按时序推进工作任务。配合做好梁镇南将军府炮会、高流河墟、陂面重阳墟等大型非遗节庆活动。争取让更多的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非遗项目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
(六)深入挖掘阳春独特文化民俗内涵。整合推动阳春粤剧、根雕、雅石、书画等传统文化发展。2025年计划开展开展阳春粤剧“送戏下乡”活动34场、举办书画艺术相关展览12场、开展各类演出活动73场、开展非遗宣传活动8场次。
(七)强化文旅产品供给力度。加强景点餐饮、酒店民宿等备案管理,引进和打造一批优质乡村酒店(农家乐)品牌,提升我市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条件成熟的镇、村、涉旅企业创建相应文旅品牌,不断推出旅游精品线路。继续推进和美乡村旅游主题驿站建设,争取尽快完成24个主题驿站挂牌任务。
(八)做好旅游行业监管治理工作。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日常巡查监管,在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及重点时段组织开展文旅市场执法检查工作,根据不同领域风险特点和突出问题,探索建立重点监管清单制度。强化营业性演出活动执法监管,清理网络文化市场不良内容,整治旅游市场突出问题,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