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坑景区

2022-02-07 16:34:34 文章来源: 《春州寻韻》
字体: 【    】

  西风坑景区包括了陂面圩、西风坑、丹炉覆火、飞鹅头、西山陂等五个景点,每个景点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看点,不同的重点,但所有的不同点全都来源于西风坑的特殊物候:这个地方早上吹东风,晚上吹西风在1995年之前,凡遇到西风凛冽的时候,当地人即使在六月天时也要盖棉被。

  西风坑这种独特的气候环境为这个迷人的景区涂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的各式人等前来观光探秘,寻根问底。但能获得满意答案者微乎其微,即使是研究环境科学的专家,也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回。


陂面圩

  陂面圩位于西风坑出口处,所谓“朝间吐气东风转,晚间收气是西风”的气候变化,就是通过这个地方的人居感受,证明了它的真实性才被传出来广为人知的。笔者曾经在1994年夏天收割的时候,专门在旧圩住过几天,白天酷热无比,下半夜却要盖上棉被才能抵御寒冷的西风。这次经历,吻合了我的儿时记忆:小时候帮助父亲用手推车推猪仔到圩中卖,往往天未放亮,冷得发抖。

  陂面圩的特点在于一个“旧”字,旧到古流南圩(离此数里)罢圩前的清末民初时,已经形成了圩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每逢圩日,旧街人头涌动,摩肩接踵,猪行、猫行、狗行,三鸟六畜应有尽有,远至圭岗大岭的山民、松柏附近的村民、合水地界的农民都到这里趁圩。在陂面黄牛头未有成圩之前陂面圩是方圆十数公里中,远胜于㙟仔圩、潭寮圩、那座圩的大圩。在民房建筑主要以杉木为架梁的年代,陂面圩的竹木原料及其家具产品较之春城、江城等地,价廉物美得多,这是其兴旺繁荣的一个主要原因。

  当其时,打山工的竹木贩子主要通过札竹排、搭木排的方式,使之放流于西山河,顺河而下,渡急流,涉险滩,跨涧浪,晓行夜宿,排上炊饮,到了陂面圩就可沿滩就岸,把部分竹木移交给有运输工具的客户改用陆运,把卖剩下来的竹木顺西山河转到合水进入漠阳江,远销下游民众。

  如今竹木市场日益萧条了,但圩场依然旺市,人居依然稠密,街区依然古久,山民依然纯朴,古风依然流淌,人们在游玩完西风坑的其他景区后,喜欢到此行旧街,尝山物,寻古韵,还特别喜欢在夏日之夜的河滩大排档吃河鲜、谈古道、话升平。在此西山之下,坑口之中,万般风情有着别样味道。等到夜静更深时,有闲心的人都喜欢在旧圩住一宿,心心念念要体验西风入夜的奇遇。但“朝东晚西”的风向转换与“日常夜异”的温差变化再也不复存在了,其原因待后分解。


西风坑

  狭义的西风坑其实就是一个狭谷,长达数公里,由南北二山裹挟而成,南山由高州来,北山自罗定到,南北相向之间,自成河道。西山河走过千山万水,到了这个瓶颈状的狭长地带,形成了长长的坑壑,因其位居圭岗大山的西部,因而称为西风坑。沿春城至圭岗公路经过陂面圩,左为西山陂渠道水,右为西山河,整个河床出口段便是西风坑。一条观光带,万世传今古。

  西风坑因风成景,也因风成名,不独在其水险难测,渊深难量,更在于其狭外之山高高在上,形象各异,发轫于百千里,结情于云水间;坑底多石,嶙峋怪异,洪患来时,浊浪排空,飞沙走石,哮声如雷,万山呼应;水向东流处,见狭谷两边生荆棘,藤牵蔓扯,多生蛇虫鼠蚁,恶兽猛禽,不尽一一。过去的竹排木筏到了西风坑就如遇到鬼门关,一不小心就会排翻筏倒;过了鱼梁滩,难过乱石坎,水深处有误入漩涡之险,水浅时有被巉岩裹胁之患。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竹木贩子葬身西风坑,去者休休,来者悠悠,山民的生存有着更多的别样辛酸;也有强梁剪径,恶人挡道,交了买路钱,也难全身退,因为西风坑路隘崎岖,一人把守,即使手持一把曲尺火铳也可打杀整队商旋,千百年来,也不知有多少冤魂枉鬼在此流离浪荡,路迷荒郊。圩中老人说,每每遇到雷电交加、凄风苦雨之夜,人们都会听到一阵又一阵哭声、喊声、呼唤声夹杂在风声、雨声之中,缭绕传来,令初闻者毛骨悚然。识者说,此乃磁场回放现象,只要气候与当年的劫杀场景相对接,当时的声波就스重新再现………

  西风坑,西风坑,日送东风出深宫,夜来西风入壑空。出时寒热合时令,入时冷气怯胆穷。这种现象是否与上述的沉冤未雪有关系呢?无数的观光者望坑叩问,无数的观光者问无所答,但丝毫没影响他们撑排入坑中打鱼觅鳝的雅兴,往往在半天光景,便能获得半篓河鲜,一身欢乐。

  况且景区不收费,任人钻树丛。


丹炉覆火

  这个景点位于西风坑上游的左上方,与其右前方的飞鹅岭遥相对应,是西风坑整个景区的核心部位。西风坑因为这个景点而扬名,这个景点又为整个景区披上了神秘的轻纱,让人浮思不断,观赏不完,悬念不绝。

  这“丹炉覆火”原本属于西山岭脉的一个峰峦,既无名号,亦无故事,所谓积土为山,聚雨成河,山长水远,全在造化。皆因有一年,有一天,有位风水高人途经此地,知道这个地方是奇异宝地,必有神圣之应,便想点化给人以祈造福于世。丹炉覆火的精魂闻其心声,感其心诚镜清,自知传世之时已到,便化作一位娇娆秀丽的西山女在宽阔弯环的西风坑湖边洗衣裳。这里碧水如镜,水深杳杳,清澈幽蓝,正是丹炉覆火的水域明堂。

  高人趋步上前向女子听:“请问姑娘芳名是甚呢?”

  姑娘答:“我叫西山女。”

  高人道:“我想为您找个婆家,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姑娘答:“我的丈夫在广西做牛做马,你就死了这条心吧!”话毕化作一缕云纱,飘然不知所踪。这位高人自知时不我遇,便把这个奇遇悄悄告知了当地村民,盼其流传下来以益福主,然后云游他方去了。

  上了年纪的本地人没有几个没听说这件事,口耳相传,假亦真时真就真了。传至明朝期间,有国师严宗隆因流落阳春闻知其事,写下了著名的《西风坑留题》:

高州罗定两干龙,摇摇摆摆远离踪。

两龙走到阳春地,雌者在北南在雄。

万里雌雄相会后,西风坑里结真踪。

朝间吐气东风转,晚间收气是西风。

山川化作丹炉样,巧结穴情似覆钟。

后有楼台高耸立,前有贵砂三六峰。

水绕堂前不愿去,环回不舍聚堂中。

有福之人葬穴的,丁若文王富石崇。

葬后吉年就发福,二十几名进士翁。

九名状元还不止,还有二女进皇宫。

  丹炉覆火岭的名称正是因为坊间流传的这首风水诗而得来的。诗中所说的“丹炉样”,是指整个山脉的形态像道家炼丹的炉灶一样,而穴情的结果之处则好像覆盖着帖一个铜钟似的。看整个丹炉覆火景观,果然如是,其逼真之象,一如素描。

  据诗中披露,西风坑之所以能产生风向变化、气温变异的原因,概因其雌雄龙脉吐气所致,雄为东木,雌为西金,故有气流东西之别;又因雌雄未媾,阴阳有别,故有昼夜温差殊异之应。

  又据留题兆示,丹炉覆火若葬正了穴,其所出人物将有文王之贵、石崇之富,还有9名状元、2名妃、20多名进士。

  这种说法大可存疑,文王厄而演《周易》。大哉西周,其圣在德,弹丸之地,天下来朝,别人学不了;石崇是西晋大贪官,靠在位时掠劫商人起家,臭名昭著,既无福德,更无功德,其爱妾绿珠(广西博白人)为他跳井而死,惨无人道,石崇活到52岁被斩杀,连累到15名亲眷都被干掉了!其富何益,其贵何在?可见,严宗隆的确有点搞笑,据传他背着自家爷爷的骸骨从江西来到淡荡大山安葬,却因为夜间洪水骤涨而最终错过了吉日良辰,这使严宗隆虽识天子地,并无天子福,他对阳春的贡献更多时只是表现在其宗祠文化上,其余未知其传。

  但严宗隆这个留题却深入人心,并被广为留传,致使周围很多百姓都十分关注西山女的神话传说。有一天,有位圭岗村民到陂面趁圩,来到丹炉覆火岭脚时,见一位大嫂立在一座茅屋的屋檐下对他说:“请大叔帮我买2元钱猪肉好吗?”大叔接过钱赶圩去了。帮助当地的猎户买点日常用品很平常,大叔并没在意此事。散圩回来经过茅屋,大叔叫阿嫂出来取猪肉,大嫂在里屋道:“我正在为孩子洗身,请你进屋把肉放在桌子上,顺便饮杯茶再走吧。”大叔却看到屋檐的木桩上有颗铁钉,便把肉挂在铁钉上道:“太阳下山了,我要赶回家牵牛呢。”说过就走了。约莫走了300余米,大叔无意中回头一看,刚才经过的茅屋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大惊失色,联想到西山女的神话传说,便赶紧往回跑,并在那个消失了的茅屋地插上了一根随手折断的竹枝,以便认准这个地方明天来开山造坟,因为一时心急,却把竹枝倒着插了。

  第二天一早,大叔带着锄头钊铲来开山,却发现漫山遍野都是竹枝,这些竹枝全部是倒着向下生长竹叶,同他昨晚插的竹枝一模一样,这使他根本认不清哪一根是他插的。他只好闷闷而归,心里却想,如果自已当时把猪肉拿进了屋棚,必有生人活葬之应,这可是西山女亲自找出身啊!自已福缘未到,也就随他去吧!

  从此以后,大叔把这件奇事广为传扬,一传十,十传百,招来了无数堪舆人家把整座丹炉覆火全都安藏了坟山,其中的覆钟地块见缝插针,几乎见不到多余岭地。龙归于渊,福有其主,西风坑再也没有风向之别、温差之分了,但识者说:丹炉覆火并没葬着。痴人说梦,其意行江。这并没妨碍万千客者到丹炉覆火览奇猎胜,有人说仅仅为了看一眼漫山遍岭的倒生竹,此生已无遗憾矣。


飞鹅头

  在丹炉覆火的入穴位置向北观望,可以看到一只飞鹅作腾飞之状探出长长的脖颈伸向西山河,那块水域即是严诗所说的“水绕堂前不愿去,环回不舍聚堂中”。

  飞鹅饮水,其象在头,更得鹅翅翩翩,律动异常,情态逼真,举世赞叹,造物竟有如斯的活灵活现,不由得让人自惭其小,飞鹅头的名号即此而来。

  但其之所以能传世,缘于一场变故:历史上的阳春分河东河西。河东近江,水到渠成,且多支流,水源充沛;河西地势偏高,难以利用江水,望天等水,多有旱患,沿线10多万亩粮田常因无水灌溉而歉收失收。1957年开始大跃进,阳春人民在全国大力兴修水利的形势下,开始建造西山陂。10000多人云集西山陂,500多艘船只运载石头,炸石队、搬运队、筑坝队、技术队、后勤队……各就其位,各干其事,开展比、学、赶、帮的大会战。各机关团体、干部员工也都同广大民工一起,日夜战斗在工地上。由于炸石爆破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种,调集阳春所有的爆破工都不够用,就从广西调来了一批打石工人参与爆破。一天夜里,有一位广西石工被炸药炸伤不幸身亡,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就地安葬。人们用木板抬着尸体一路往飞鹅岭方向奔走,但还没抬到预先挖好的坑穴,抬尸的绳索却齐嚓嚓的折断了。

  当时黑灯瞎火,人们只好就地放好尸体,等待天亮时再来处理。可第二天人们前往一看,尸体已被白蚁衔泥整个地覆盖了。由于工地任务紧迫,人们无暇对尸体再作处理了,没想到这个地方正好是飞鹅头的正宗穴位。世事无奇不有,由此可见一斑。

  当时,飞鹅岭颈的北面有一条村庄,人们趁陂面圩时要翻山越岭登上这座高山,然后从南面翻下山来转向陂面圩,出入很不方便。又因为堵塞西山陂需要很多土方石块,人们干脆就地取材,从这个山坳中挖开了一条深达数十米的坑壑,既可以填土筑坝,又可以方便村民趁圩,成了一举两得的便民工程。

  人们后来才发现,这条沟壑位于鹅颈部位,深达数十米,宽有十数米,如刀割颈,如龙切脉,这只飞鹅已经活生生被宰杀了!民得便而生灵死,此事两难全。可惜,可惜!也有人说,取道方便是假,实质是不怀好意者以开路为名割断了飞鹅岭脉,使其无法出人。大家联想到西山女说过“我的丈夫还在广西做牛做马”的话,不禁恍然大悟,西山女并不是丹炉覆火的化身,而是飞鹅头的化身啊,因为死者正是广西人!劫数总有定,人天两茫然。只恨飞鹅被宰杀,美景已残缺了。

  但时移世易,物有回天。2009年有得道者亲自到飞鹅颈如法致祭,是谓嘉学法师和其弟子释明王和释明圆。菩提本无种,如如即自然,西风坑的翔天飞鹅又复活了。时人难辨真假,但前往飞鹅头寻古访秘的游客的确日渐多了起来。


西山陂

  前往西山陂游玩适宜于傍晚。最是那落日溶入了最后一抹晚霞,秋水涨满了一场夜雨,万木在初霜的微凉中静寂于大山的轻寒,这时候的心境最能体验山清水秀的个中奥秘,也最能啼听到山水情致的本来音响。但凡有益于世的物事都有这种响动,只是我们太匆忙,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歌唱。现在你行走在大坝上,听隆隆的发动机把水能转化成电能,又把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这时候你会体验到什么是光明的缔造。普罗米修斯是偷来火种救赎人间,阳春人民是肩扛人抬把光明担来人间;造假运动是调动所有的现代化手段以毁坏自然为基础塑造人间,这样的结局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社会失衡,人文失态,西山陂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渠筑坝造福人间,这样的结果是贫富均衡,丰衣足食,皆大欢喜……西山陂给人以世事伦理的证悟是多方面的。这也是现代旅游对于生命之旅的最有意义的陶冶,西山陂能带给你这种满足,这种满足意味着一种正能量的开启。

  登上陂头瞭望台,看绿水荡漾,青山滴翠,飞鸟投林,日影潜夜,不由得让人感到连所有世事也如此静好。但记忆会提醒我们,这样的静好来自曾经的拼死苦斗,西山陂的创业史有这样的记录:建陂用去混凝土60000立方,挖填土石50000立方,筑起渠道总长64公里,起自西风坑口,止于马水南山,灌溉西山一带的水田达14万多亩……

  西山陂后来还多次进行过工程改造,处身其间体验民众的回天之力,你会觉得人民创造历史的无比珍贵,而那些因创造而带来的阳春精神则日久弥新,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请看建陂初期那首载入了史册的人民倡议诗吧,其散发出来的磅礴气场直至现在仍能鼓舞着不屈的劳动者:

  咬破指头写血书,

  建设家园事勿迟。

  要引西山千曲水,

  誓把河西旱患除。

  (蔡少尤)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 西风坑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