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至清朝阳春大事记

2018-12-10 10:58:32 文章来源: 阳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

南朝
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
是年,于晾伞岗下始建阳春郡城(即今轴承厂一带)。
唐朝
康武得四年(公元621年)
是年,在卧虎岗兴建春州城(即今环城路内所属地方)。
宋朝
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是年,于南门外一里许梅花村始建黉宫。

元朝
元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
农历八月十五日,农民起义首领莫益兰率领几百名农民起义队伍,突袭阳春县署,一举清除元朝官吏,占领了县城,释囚犯,贴文告,树起“保境安民”旗号,自称莫知州,治理县政16年,至明洪武元年(1368)才归顺明朝。
明朝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是年,知县黄景明将黉宫迁于春州城县衙之右(即今公安局)。
明天顺(1457-1464年)
天顺年间,由于土地兼并日益激烈,赋税越来越严重,阳春瑶族首领潘家德等举行起义,攻克县城。
清朝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3年)
是年,在孔庙门前建筑红墙,开黉宫正门。
清雍正七年(1730年)
是年,在文明门前建青云路牌坊,把黉宫的文明门、青云路连成一体。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是年,县令姜山捐资重修崆峒岩,把洞门由西入岩改为从东进岩。
清咸丰四年(1854年)

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天地会首领黎四贵,会同新兴江阿戊攻入县城,知县刘式恕出走三甲、守备黄者常前奔双滘,千总吕文光退屯崆峒城,后知县刘式恕和乡绅刘承辇在三甲、潭水募集乡勇五千余人进军春城,农历闰七月初二日与天地会军大战于河西,起义军战败退出县城,时隔三天(初六日)再次攻占县城。同月农历十七日,阳江清兵与阳春县兵、乡勇近万人联合攻城,驱赶起义军,收复县城。农历九月底,天地会军败没。
清咸丰五年(1855年)
是年,再次重修城墙,更改四大城门名称。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 南朝至清朝阳春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