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高流圩特别热闹,高州、信宜、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的人都纷纷到来趁圩。合水镇留垌村有位老婆婆因为儿子儿媳都已不在人世,只得自己带着才几岁的孙子过活。这天,老婆婆见村人都去了趁圩,自己也背着孙子去赶热闹。
且说高留圩人潮涌涌,高流河两岸摆满了经销物品,有粥食餐档,副食买卖,箩筐簸箕,篾帛竹器,以及各式各样的木器家具,人们或买或卖,兴高采烈。中午时分,各餐档门前都挤满了觅食的人,但其中一个丸子铺却冷冷清清,简陋的桌面上放着的几碗糖丸子被一大群苍蝇团团围住,发出嗡嗡的乱响。店主是位老爷爷,静静地坐着,并不驱赶苍蝇,老婆婆经过他的铺位时,背后的孙子却指着糖丸子一定要婆婆买给他吃,老婆婆也不劝阻,当即买了一碗给孙子吃。
到了晚上,孙子却说肚子痛,老婆婆认为是丸子闯的祸,就背着孙子到高流圩找到卖丸子的老头,希望他能想办法帮忙治好孙子的病。这老大爷伸手在孩子的后背拍了三下,孩子突然张开嘴吐出了三粒闪闪发光的明珠,这明珠被老大爷攥在手心上,一会儿不知去向了。他对老婆婆说:"孩子现在没事了,你们回家吧。"
老婆婆带着孙子回到家,孙子的肚子果然不痛了。她把这事告诉了邻居,邻居说,"那三颗明珠价值连城,你快去问老大爷要回来吧。"老婆婆就再次来到了高流河,没想到高流河已散圩了,那间卖丸子的铺头消失得无影无踪,老爷爷也不知到哪里去了,却见搭铺位的草滩被铁铲铲出了一个大大的"回"字。有识事的人说,回字是由两个口字组成的,吕洞宾又称为吕道人,这卖丸子的老爷爷不就是吕洞宾吗?
原来,吕洞宾得知高流河一带将有一位孩子需要度化,决定现身化度他,他就是老婆婆的孙子。可惜这孩子慧根虽好,却因福缘未到,即使服了仙丹也无福消受,只好留下这个缘机让后人参悟了。从此以后,高流圩有神仙出入的说法却不翼而飞,人们为了沾点仙气,都从四面八方赶来高流圩趁圩,很多的奇事也因此而来。(崔松金)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 吕洞宾与高流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