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南县旧址记略

2021-02-01 10:48:17 文章来源: 《春州寻韵》
字体: 【    】

  流南县旧址位于上河村委会所属田园坡地之中,现在属于上河村落景区范围之内。这里绿树丛丛,岭茂密木,溪渠纵横,稻穗飘香,其广袤的绿野田园掩映在错落有致的楼房村舍之中,显得整然有序而又充满了清新高雅的乡间格调,村民日出而作,日入而 息,过着勤劳古朴的农耕生活,没想到一千多年前,这里竟是一个县级置地,比唐代古春州的建置还要推前101年。未有古春州,已有流南县,有了古春州,流南县不变。

  流南县旧址距今已有1497年历史,土城墙巷和城址规模较为完好,墙巷均为泥土堆筑。城址为座东北向西南,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60米,城址规模呈正方形,虽然经过岁月磨蚀,大多数土墙已崩废,但仍然保留有一段土城墙巷,高2米,宽6.5米,南面土城墙留有34米作为城门入口,整个城池格局方正俨然,气势雄伟。

  城墙巷外有护城河,虽已填埋,痕迹犹在,河道周长640米,河宽18米,深0.8米。

  整个环城址内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建筑布局, 也难以想象其结构特征,现在成了一片耕地,也有水田,文物部门曾经在田地中捡到不少陶瓷瓦片,以及若干器皿,证明其县址旧地与史载无异。

  城址右边的100米处有土堆围墙痕迹,称为“学院”。土城墙的南北长97米,高2米,底宽4.4米,宽2米。作为著名的古城遗址,流南县旧址为陂面历史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历史色块。

  前人之所以选择上河村作为县址所在地,是由其人文地理环境与经济生存重心所决定的。这里山水和融,土肥地美,符合古人择地建置的决策愿望。到过上河的人知道,这里紧倚西山岭,所谓“高州罗定两干龙,飘飘遥遥远离宗”所指的西风坑景区,就在上河的西部和西北部,依山建置,此为首选;其次是河道宽广,宜于生养,西山河绕经县址南面,使围绕县址周遭的广大民众都可以成为亲水民居,渔米之乡,自成一方乐土,加上此处山水相逢,既可靠山吃山,又可靠水吃水,上山可守猎,下地可耕作,这在农业立国的农耕时代,有着左右逢源的地理环境优势,在此建置立县,可谓上得天时之赐,下得大地之宠,完全符合“民以食为天”的生存之道;还有个原因在于此地战略地位显赫,退可据山防御,进可师出平川,河西走廊有优越的驿站通途,交通便捷,这都是古人慧眼知机的上善之选。

  流南旧县址,陂面一瑰宝。

  (蔡少尤)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 流南县旧址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