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宗隆在永宁

2025-05-08 09:52:02 文章来源: 《春州寻韵》
字体: 【    】

34钩髻顶远眺.png

永宁钩髻顶远眺——《阳春摄影集》


  严宗隆是明朝国师,因为在永宁住了很长时间,给明清以来的阳春民间文化带来了较深远的影响。

  国师也者,可以理解为皇帝聘请的国家老师,如武则天聘请的神秀大师,就是专门辅助她学佛养生的师傅;到了明清时,国师一职类于风水顾问,其职责是在玄学方面为皇帝解疑释难。据说严宗隆因为对皇陵作出了错误判断,得罪了当时的皇帝,故被流放岭南。他选择阳春为栖身之所,直接到了永宁。

  那时候,永宁属“云浮飞地”,自有其山高皇帝远的独立性,人们对于寻龙点穴等风水活动十分看重,也有公开招收生员学习风水的私家风水馆。严宗隆为了在永宁落脚谋生,首先找到一位富裕人家当牧童,每天赶着牛群到山上放牧,趁机走遍了当地的山山水水,对永宁的峦头理气、流水去向了如指掌。

  牧牛雇工只是为了混饭吃,一年只有一两银子作工钱,严宗隆牧牛一年,把获得的一两银子悉数交给了风水馆的师傅。因为学整盘风水要交二两银子,严宗隆的-两银子只学了半盘风水。身为国师的严宗隆哪需要跟师傅学风水呢?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掩人耳目,以便凭着这半盘风水去从事风水生意。

  严宗隆果然凭着这半盘风水的经历,租赁了严氏宗亲的一座公屋,自任师傅开始教人睇风水。国师开讲,自然不同凡响,严宗隆开馆多年,听者如云,其名声后来传遍了阳春。但听他讲课是一回事,找他看风水的人却又另一回事,因为人们都知道他只学了半盘风水,怎能相信他寻龙点穴、开山做作呢?有说“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严宗隆同样不愿意把国师的身份挂在嘴上,因此,并没有刻意招揽生意,只是随缘就命,静待时机。不久,果然有位绅士向他求山穴,严宗隆道:“我为你点造一个蜈蚣山吧,但价钱很贵。”绅士问:“如何贵法?”严宗隆道:“新山造好后,我们一齐上山看穴位。我预计山拜堂前会有很多飞禽走兽,我按一只脚印一担谷收取费用,你同意吗?”绅士道:“既然有如此灵应,我还舍不得几担谷吗?”于是择日动土,如期竣工。第二天,严宗隆与那位绅士一齐往山穴观看鸟兽足迹,以便按足迹计算报酬,岂知场地上原本数以百计的鸟兽足迹都被绅士抢先一步派人抹掉了,严宗隆在山地上只能找到一鳞半爪的痕迹。他不动声色地道:“就只剩下这么一丁点贵了,你随意给我一担半担活命粮就算了吧!”据说这个没被抹掉的白鹤足迹专指金榜题名之贵,恢复高考第一年的广东理科状元就是该穴名山的后人。

  严宗隆在永宁点造的另一穴名山称为大象山,该山分为天山、地山和人山。天山位于淡荡岭顶,地山位居山腰,人山在山脚,三山连成一条直线,如果以天山为圆心画一个圆,可以含盖整座淡荡山。天山出高官,地山出富豪,人山出武将。三山分属三个不同姓氏,必须同时下葬方能显灵现圣。具体下葬时间以人山为标准,当人山挖到一块大石板时就要立即停下来,即刻点燃预先准备好的三枚火炮,当第三枚火炮一响,天地人三山就同时下葬。严宗隆吩咐各位山主遵令行事后,就找地方体息去了。

  没想到人山雇请的挖山工人都是一群贪心人,他们挖到石板时本应立刻停止,马上放炮才对,但由于见那块石板很像一个石盒盖,以为一定藏着珍珠宝贝,于是要挖起石板看个究竟,没想到石板下面是一个喷泉,一下子冲出的水浪有一丈多高。严宗隆获悉后,知道时间已过,便断喝一声道:“死象也有千斤力!大家用石头填回喷泉吧!”

  喷泉被石头压住,停止了喷水,但时间已经错过,天山、地山完全失去了作用。人山因有严宗隆在现场喝救,后来出了一名力大如象的大力士,可惜他在18岁时不幸逝世了。

  严宗隆在永宁点造了不少名山,其中严氏宗祠的线法就是他当年开馆授徒所坐的凳子位。但最终还是未能满足他的愿望,后来只好前往合水,重操牧牛之业,但直到朝廷招他回朝,仍然夙愿未偿。他为此在合水留有诗题说:

  客居阳春十八年,有福之人没有钱。有钱之人没有福,唯为山水愧连年。

  严宗隆留给阳春的名山留题十分丰富,直到今天仍然是阳春民间文化的宝贵遗产。

  (蔡少尤)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 严宗隆在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