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健局:及早部署,加快推进 阳春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2019-02-26 21:55:03 文章来源: 阳春市卫生健康局
字体: 【    】

         2月22日下午,阳春市在市委会议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的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及早部署,加快推进强基服务能力建设,会上总结了阳春市两年来的强基服务能力建设情况,分析存在问题,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阳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汉杰参加会议并作讲话。会议由市政府副市长何梅主持。

         

         

罗汉杰首先传达了2月20日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的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推进会议精神。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项目建设,整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等取得的成效。指出我市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阳江市和我市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软硬件七类18个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特别是纳入2018年省民生实事的阳春市第三民医院升级改造项目和阳春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如期按质完成年度任务,也得到省和阳江市的充分肯定。

罗汉杰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缓慢。二是基层医疗人才紧缺,随着镇卫生院标准化项目建设的投入使用,特别是春湾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和公共卫生医院建成后,我市基层卫技人员不足问题突显。他要求,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努力提高全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罗汉杰要求,明确目标,主动作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年度任务。省卫健委已经明确了2019年强基建设总体任务目标。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保持狠抓落实不松劲、狠抓责任不松懈的干劲,确保如期按质完成软硬件七类18个项目任务。一是着力加快强基项目建设。2019年的任务已经部署下来,省的要求是只能提前不能推后。市卫健局要对照省的任务,加强与省卫健委和阳江市卫健局相关处(科)室的沟通衔接,抓紧时间制定2019年我市的工作任务。春节已过,目前是施工建设的黄金时间,各地要督促施工队伍返岗复工,抢抓工期,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力争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项目2019年3月建成所有大楼主体工程完成普通装修, 10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2019年10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年底投入使用。市公共卫生医院项目年底建成使用。市120急救中心和河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推进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所有行政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二是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建立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共享医疗资源,减少过度医疗和资源费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运行效率。力争2019年底基本构建起未病早预防、小病就近看、大病专家治、慢病有管理、转诊帮对接、费用能降低的医疗联合服务体系。到2020年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县域内就诊率保持90%以上。三是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快人才引进,严格落实省卫健委明确的“六大举措”(组织招聘一批、市县医院分流一批、订单定向培养一批、三甲医院支援一批、开业抽调支持一批、区域医技机构共享一批),2019年争取组织招聘300多人,订单定向培养28人。要大力培养人才,各级医疗单位要重视岗位培训、交流学习、学术研究等,构建医教培协同一体化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医师、青年创新型卫生技术人才,打造一批核心团队,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力争转岗培训和岗位培训全科医生69人,对产科、儿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培训,解决人才短缺。四是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要加大财政配套资金投入,积极配合实施广东“健康云”服务计划,配合阳江市推进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阳江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推进我市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力争2019年底整合全市人口、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联接县级公办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罗汉杰强调,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工作,研究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我市已成立阳春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何梅副市长任组长,要做好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各项目建设。二要做到各负其责。市卫健局是主管部门,要做好牵头抓总工作,会同组织、人社部门谋划好储备人才队伍建设受援方案。市发改局、住建局要加快各项目的立项、规划选址等环节的进度,必要时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市人社局要制定医疗人才配置规划,通过本地人才培训培养、外来人才引进等综合措施配置人才,满足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需求。市财政局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投入机制,保障项目建设。三要加强督查考核。切实把牢基建程序、招标采购、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强基建设的各个关键环节,强化制度约束,加强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市政府督查室要强化项目进度督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对进度滞后而影响整体进度的,将约谈相关主要负责同志。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以钉钉子的精神和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完成强基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健康阳春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阳春市卫生健康局局长赖洪锦通报了阳春市2018年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一是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院项目建设任务分别列入了阳春市十件民生实事和重点项目建设任务,是我市重大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项目,经过各部门的协调和共同努力,项目现已完成第三层框架建设,完成总工程量30%,预计2019年12月底投入使用。积极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任务,该项目在2018年11月底全面完主体建设,现在进行内部装修阶段,已完成总工程量83%。预计2019年10月底投入使用。积极推进市公共卫生医院建设项目,项目现已完成精神病楼、传染病楼框架建设,现在进行装修阶段,综合楼正在进行框架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50%。计划2019年底投入使用。积极推进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和河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该项目是一个合建项目,于2018年10月1日复工兴建,目前正在进行地下室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15%。预计该项目在2019年12月底建成交付使用。二是全面完成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及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完成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任务有潭水、河口、石望、三甲、松柏、马水、永宁7间卫生院,2018年主体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其中马水、三甲、河口、松柏已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完成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2017至2019年三年内我市需要完成293间建设任务,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2017年87间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任务。剩余206间任务计划在今年底全部完成建设,其中已落实建设用地122间。 三是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任务。2018年我市已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培训的人员共39人, 2018年参加儿科转岗培训4人,并派送19名医务人员到阳江市人民医院及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参加产科医生(助产士)转岗培训,已完成培训。四是落实基层医务人员待遇。2018年山区津贴已按1000元标准发放,实现了两年翻一番。按编制核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费补助经费。完成对村卫生站医生的考核发放财政补助。五是积极推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已从每人每年50元,2018年提高到55元。2018年阳春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5.7%;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99.7%;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2%,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97.9%;传染病网络直报率100%。六是加强专科联盟建设,搭建提高医疗水平平台。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市人民医院成为广东省胸痛中心联盟第一批成员单位,市中医院与广东省中医院等3家上级医院分别建立多个专科医疗联盟合作关系;市妇幼保健院加入“粤西妇科联盟”,与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专科联盟;跨区域建立合作关系,市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多家省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和技术协作关系,市中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七是加快推进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线省联网信息化平台。远程医疗平台建设项目由阳春市人民医院为建设主体,现远程综合会诊室已经完成建设,与省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会议的业务功能。妇幼保健院信息化升级建设,移动医疗管理系统,目前已完成项目招标工作,2019年6月底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下一步将强力推动医疗基础项目建设。加大人才培训和录用工作。推动县域医联体建设。对标卫生强市指标,补足短板。加强信息化建设。

会上,市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公共卫生医院主要负责同志就项目的推进情况分别作了汇报发言。

        阳春市府办及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人社局、医保局和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各医疗卫生单位主要领导,市卫生健康局中层以上干部和强基办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春梓 邹伟)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