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发展壮大的物流运输

2018-01-02 09:26:12 文章来源: 阳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

10年来,阳春新钢铁公司的物流运输在发展中不断壮大,物流总量逐渐攀升,从2009年的19.1万吨猛增至今年的960万吨,不仅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让新钢铁逐渐成为广铁集团的大客户,还促进了周边企业落地,带动了整个阳春地区的物流业发展。公司与阳江港的物流合作量由最初的每年110万吨增至现在的每年460万吨;公司燃料经阳阳铁路进厂量由最初的每年60万吨增至今年的400万吨,不仅盘活了阳阳铁路资产,还为阳阳铁路的运量提升及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学发展 物流运输体系愈趋完善
    2008年建设初期,阳春新钢铁公司立足低成本战略,把“以最少的投入满足生产所需物料的供应和成品外发的需求”作为落脚点,谋划物流运输体系。为此,公司建设者多次深入了解周边物流路径、运输价格和能力,对各种运输途径进行对比、论证,确立了阳春火车站至阳春新钢铁公司、阳江港至阳春新钢铁公司的汽运方案,节约了原铁路建设投资3.5亿元。先后与阳春火车站、阳江港签订了物流合作协议,与洪盛物流公司建立了汽运业务合作关系,并理顺燃料进厂业务,2009年底实现了燃料顺利进厂,平均日到达量4000吨,满足了一期生产所需。借鉴燃料运输成功模式,公司又与洪盛公司开展了产成品汽运外发合作,先后实现了水渣、棒材、线材等产成品的外发出厂。自此,单一公路运输体系正式成型,为一期投产并快速达产达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企业长远发展,公司拟筹建“以铁路专用线为纽带,联动周边港口、铁路”的铁路物流,改变原单一公路运输方式,大力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面对复杂多变的困难,公司迎难而上,积极协调,先后解决了征地拆迁、喀斯特地貌等问题,2012年3月20日实现了铁路专用线的全面贯通。
    不断探索“路企合作、实现共赢”的铁路物流运作模式,2011年12月18日与广铁成功建立了路企战略合作关系,在双方通力协作下,2012年9月23日、10月31日分别实现了首列燃料经铁路进厂及首批成品经铁路发运出厂,标志着公司运输体系由单一公路运输方式向公铁联运的转变。
    在铁路开通的联动作用下,公司先后与阳江港、火车站开展了铁路装车业务合作,在多方协作下,港口铁运量逐年攀升,逐渐形成了“铁运为主、汽运为辅”的燃料进厂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港口铁路到达效率由2013年的每日2至3列,提升至去年的每日8列,为企业产能的不断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持续改进 物流运输质量逐步提升
    公司坚持高品质战略,一直致力于提升物流运输质量。为降低公司损失和减少因货物洒落对周边环境影响,公司不断完善途损管控措施。2011年采取平车厢板装车、加盖篷布等措施有效防止沿途洒落;2012年对运输车辆加装卫星定位系统,由制度化向信息化迈进,实现了对运输过程受控管理;2014年对易产生途损的7个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标志着途损管控由关键环节向整体管控迈进;去年实施港口倒运—港口站—进厂各环节分段监控和批次途损监管,管控方式更加科学。通过上述渐进式手段,港口燃料途损率由2010年的0.6%降至如今的0.3%以内。自2015年11月起,实施海运焦炭不落地、经汽车直装进厂项目,累计节约成本140多万元。今年进行了集装箱焦炭多式联运尝试,全年共完成195个集装箱焦炭共4276吨,正创新一条清洁运输的新途径。
    为提高客户满意度,公司不断推动运输服务质提升。坚持提升运输服务的外在质量及形象,由最初的基本要求满足行车安全及产品运输质量工艺,逐渐实现单车立柱高度、喷漆颜色和喷漆样式的统一,进一步提升了运输服务形象。不断优化成品外发服务方式,在最初的配送、自提外发方式的基础上,持续开拓物流延伸服务:2013年起提供成品直达配送工地服务,减少客户二次运输费用;2015年建立了零售站,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去年起发挥物流园作用,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今年完成了汽运成品流程优化,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内外兼修 物流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始终坚持低成本战略,努力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注重内部挖潜拓新,坚持不懈落实降低吨钢内倒成本、强化途损管控和优化成品运输管理等措施,减少点滴损失;不断开拓回程物流、集装箱焦炭运输和开通“五定班列”等新运输组织模式,节约运输成本。强化与外部的友好合作,加强与物流合作单位沟通协调,降低港口包干费、成品外发运价等费用;强化路企战略合作,争取提高成品铁运价优惠力度,降低铁路运费。经过不懈努力,公司物流运输成本降低额逐渐增加,由最初的300万元提升到2015年的1500万元,预计今年将达到2800万元。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 不断发展壮大的物流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