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2019-07-29 09:14:56 文章来源: 阳春市委新闻中心
字体: 【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科技工作者与祖国同行,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着力破解科技发展难题,推动科技事业迈出新步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科技创新队伍人才济济,成为全市科技发展的强大引擎,全市现拥有专业技术人才22695人,其中高级职称1663人,中级职称9862人,初级职称11170人。

科技强则产业兴、经济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主动适应并融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国家、省系列创新政策,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重大任务加以明确部署,狠抓创新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先后出台了《阳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阳春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阳春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推动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意识进一步提高,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

全市紧紧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实际需要,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引导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1家,其中产值达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50家,通过积极发动和加强指导,引导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组建规模以上企业新建研发机构5家,大型工业企业新建研发机构2家,其余3家大型工业企业实现了研发机构全覆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实力、能力和活力,促进了科技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通过不断集聚高端人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至今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阳春新钢铁、信德生物科技分别获得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凌霄泵业、阳春新钢铁和信德生物科技获得阳江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补助资金。这些科技培育资金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研发高端产品的潜能,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科学发展。阳春新钢铁公司今年1至6月以“高质量发展年”为主线,精心组织生产,着力增产增效,深化对标挖潜,狠抓改革创新,推动技术改造,努力构建钢产量345万吨生产体系,上半年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49.1万吨、172.6万吨、169.2万吨,与去年同比分别增产8.91万吨、16.13万吨、15.53万吨,产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推动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创新创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政府服务,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企业培育和发展,全市现已成功组建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8家。

抓好自主核心技术攻关,着力从专利资助、宣传培训、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等方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仅去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就达687件,其中发明专利59件,专利授权424件。

致力实施自主创新、政策扶持双轮驱动战略。全市近年来累计投入科技资金6000多万元,为企业科技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企业累计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阳江市专利优秀奖1项、科学技术奖12项,涵盖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其中,广东凌霄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卧式多级不锈钢自吸泵的推广应用”技术被授予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春砂仁试验示范场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春砂仁保果素研制和推广应用”等项目获阳江市科学奖二等奖,市人民医院3个项目和市中医院1个项目及联邦金属化工有限公司获阳江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全市企业踊跃申报省、阳江市科技计划项目,近年来共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阳江市科技计划项目12项。其中,广东新兴铸管公司和阳春新钢铁公司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推进项目”都获得立项,广东新兴铸管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通过认定,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被认定为阳江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阳春酒厂露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新兴铸管球墨铸铁管工艺及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旺蚕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家研发机构被认定为阳江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恒丰春砂仁产业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阳江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批准立项并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科技计划项目3个。恒丰春砂仁产业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仅去年全市共申报阳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70个,其中34个项目通过了立项。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对社会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对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 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