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南方+推出了2021年度阳江十大新闻投票评选活动。
连日来,广大网友投票热情高涨。综合投票情况以及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南方+特别评选出10大年度新闻和年度新闻提名项目。
评选的十大年度新闻中,既有阳江重要的时政活动,也有全民接种疫苗、阳江首所大学招生等全城关注的大事,亦有阳江海上风电场并网、阳江规划建设国际风电城、阳茂高速改扩建通车等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新闻,更有农村供水全覆盖、全市134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等民生实事。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奋力拼搏,未来可期!新的一年已然开启,让我们一起用努力和汗水,续写2022年新的篇章!
阳江2021年十大新闻
1、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中央、省部署,阳江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不断从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阳江市委领导发挥头雁作用,带头学习研讨,组建市及县(市、区)党史学习教育党委宣讲团和党史专题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加大对本地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宣传,将革命遗址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以深学促实干,阳江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共梳理出重点民生项目1978件,相继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2、阳江市第八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2021年12月24日—25日,中国共产党阳江市第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这是阳江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一份凝结了全市人民智慧的党代会报告,为阳江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并提出了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
未来5年,阳江将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水平、城乡协调高标准、人民生活高品质、生态环境高颜值、社会治理高效能,到2035年,阳江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会议提出了推动阳江高质量发展的“123+N”工作安排,其中,“1”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2”是深化落实省委赋予阳江的“两个定位”,“3”是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大体系,“N”是推动阳江高质量发展的十项重点任务。“123+N”工作安排既是任务书,也是动员令,激励全市人民进一步凝聚起新征程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奋力创造新业绩。
3、全民接种疫苗
去年以来,根据全国、全省统一部署,阳江在全市范围内科学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阳江市卫健部门和各大医院、接种点加大疫苗统筹保障力度,依次推进普通群众、12—17岁人群、60岁以上老人、3—11岁儿童、加强针等疫苗接种工作,全面构筑人群免疫屏障。
广大医务人员、公安民警、志愿者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在各个疫苗接种点加班加点,为有需要的群众接种疫苗。为方便农村老年人、学生等群体接种疫苗,阳江各地还派出流动接种队,分赴偏远山村、深入学校,送苗上门。
在疫苗接种工作中,医务人员、基层干部、公安民警等展现出了担当尽责、一往无前、全力以赴的精神风貌,市民群众也非常遵守疫苗接种秩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阳江疫苗接种工作高效顺利、有条不紊地推进。
4、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招生
2021年9月,阳江首所本科大学——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一期建成招生,阳江地区迎来首批大学生。这也改写了阳江没有全日制本科大学的历史,阳江高等教育事业掀开新的一页。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由阳江市政府与省教育厅、广东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方联手共建,一期建成面积521亩,共设5大学院、7大专业,同步开展本、硕、博教学。未来将建设10至12个学院和海上风电产业学院、五金刀剪产业学院等5至7个产业学院,办学规模达到校生2万人。
未来,阳江校区将会走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阳江及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5、海上风电项目掀起投产热潮
去年以来,阳江陆续有中节能南鹏岛30万千瓦、三峡沙扒一至五期170万千瓦、粤电沙扒30万千瓦等项目并网发电,加上此前并网的中广核南鹏岛40万千瓦,阳江目前已经有超过270万千瓦项目并网发电,走在全省前列。
阳江是广东海上风电开发的主战场,共有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通过核准,开工建设350万千瓦,已投产270万千瓦,余下的650万深水区海上风电项目已于去年12月17日举行开工建设仪式,标志着阳江正在全力向着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迈进。
6、 阳江规划建设国际风电城
阳江依托海上风电产业的先发优势,正在高水平建设国际风电城。去年10月,《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规划》通过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复明为组长的专家组评审,并获得高度评价。
根据《规划》,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将以“一链引领、双核驱动、三区交融、四心并举、五能协同”,健全风电全产业链,强化产业链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研发,重点打造全球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和检测认证中心、国家海上风电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广东海上风电大数据智慧监控中心、广东海上风电运维中心,全力打造产业链价值链高度一体化的、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基地。
《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世界知名的风电科技创新基地,年产值达1000亿元;到2035年,建成世界领先的国际风电城,年产值超2000亿元。
7、阳茂高速“四改八”改扩建通车
阳茂高速是沈海高速阳江至茂名段,改扩建项目起于阳江市江城区白沙街道,止于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全长79.76公里。2021年12月16日,阳茂高速改扩建工程正式通车,新升级的阳茂高速采用双向八车道,路基宽度由原来的28米增加到42米,通行时速120公里,通行能力显著提高。
项目开放八车道通行后,将进一步打通粤西融入湾区建设的交通大动脉,对推进阳西县加快融入大湾区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开阳高速“四改八”2020年底开通,随着阳茂高速四改八的通车,沈海高速阳江境内线路全面实现八车道贯通,阳江到广州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
8、农村供水全覆盖全面完成
去年9月30日,江城区双捷镇长坑村完成供水管网建设,该村215户506名群众通了自来水。去年10月21日,阳东区大沟镇徐赤村福安自然村82户村民也实现了通水。
去年,阳江将未通自来水的农村偏远地区通水任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去年初,阳江还有16.8万户63.6万农村人口未通自来水。阳江启动农村供水全覆盖攻坚行动,加大资金投入,对没有通水的村按照“一村一策”建立工作台账,每周对各地进度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攻坚任务。
偏远地区通自来水难度大,成本高,阳江水务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回应群众期盼,投入资金切实彻底解决群众吃水问题,体现了担当和尽责。
9、全市134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为有效提升残疾人家庭生活质量,去年,阳江对全市134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总投入670万元,该民生项目在去年底全面完成。
为切实将好事办实,阳江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家庭,实施“一户一策”的精准无障碍改造。如对肢体残疾人家庭,主要对其厨房、厕所、卧室等部位的基础设施进行有针对性改造;对视力残疾人家庭,主要是平整地面、安装扶手、语音对讲门铃、电脑盲人读屏软件等;对听力、言语残疾人家庭,主要为其房屋安装闪光门铃(或可视门铃),配置闪光开水壶、振动闹钟等;对智力、精神残疾人家庭,主要改造其家庭室内电源线路,安装安全防护网等,以降低其居家生活风险。
10、阳江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位于阳春市八甲镇,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实施项目、广东省重点建设工程。该电站在国内已建和在建的抽水蓄能电站中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也处于前列。同时还是国内核准建设的单机容量最大、埋深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其中超高水头、大容量、高转速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被列为40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机组设备自主国产化依托项目。去年12月10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
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将在电网中承担调峰、填谷、紧急事故备用任务,兼有调频、调相和黑启动、储能作用,是电网的“稳定器”“调节器”“充电宝”,将为阳江打造能源基地提供有力保障。
年度新闻提名项目
张小泉阳江制造基地投产
去年10月18日,由浙江中华老字号品牌张小泉投资3.5亿元建设的阳江智能制造基地投产,基地建有高档刀剪制造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供应链中心,并安装智能化的全新先进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投产后年产各类产品超3000万件。
张小泉项目投产是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将有效带动阳江刀剪产业智能制造水平提升。此外,阳江本地刀剪龙头企业金辉刀剪已于2020年5月拿下中华老字号“王麻子”商标。张小泉的投产,标志着两大老字号齐聚阳江,再加上阳江本地的“十八子”品牌,阳江刀剪产业将呈现三大品牌鼎立的竞合格局,将引领阳江刀剪向品牌化方向升级。
阳江港10万吨级航道改造竣工
阳江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阳江港10万吨级航道改造项目位于海陵湾港区,全长约20公里。改造工程在原有5万吨级航道基础上升级,按满足10万吨级散货船乘潮满载单向通航标准建设,项目总投资10.28亿元。该工程于去年底竣工。航道改造完成后,航道深度将由原来的12米增加到15米,底宽由原先的150米拓宽到230米,可满足日益增长的港口货物吞吐量需求。
阳江港年吞吐能力达3300万吨,目前正向着亿吨大港目标迈进。10万吨级航道改造工程竣工,将有力支撑阳江港货运量的稳步提升。
阳西获得全国首批富硒土地认证
去年8月,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首批30个天然富硒土地,阳西县塘口镇的一块1530亩的土地被认定为首批天然富硒土地之一,硒平均含量达到0.77mg/kg。
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微量元素,能防止某些癌症的发生,富硒农产品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获得全国首批富硒认证后,阳西县富硒农业发展成为新热点。当地农业种植热情高涨了很多,也吸引了外出阳西人回乡投资农业种植。
阳西富硒土地并不止塘口镇。经初步勘测,阳西县富硒土地资源较广,富硒土壤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3左右。下一步,阳西将以富硒农业为抓手,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
阳春构建“镇街吹哨 部门响应”群众诉求解决机制
为了给基层群众解难事、办实事,阳春市创新推出“镇街吹哨、部门响应”机制,各镇(街)发挥扎根基层优势,通过走访入户等方式,了解基层群众需求,再根据职权范围,联合相关市直单位合力解决,形成基层群众诉求及时发现、快速响应、有效解决的办实事闭环。
阳春市侨联联合镇(街)为农村白内障老人免费开展复明手术,阳春团市委组织14支志愿服务队分赴各镇疫苗接种点支援接种工作……通过“镇街吹哨、部门响应”,一批基层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 阳江2021年度十大新闻出炉,哪件与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