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第三届中国(阳江·阳春)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阳春2025年鳜鱼苗交易会在阳春开幕。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阳江市人民政府、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指导,阳江市农业农村局、阳春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联合主办,阳春市农业农村局、阳春市鱼苗孵化产业协会、水产前沿承办。
大会汇聚了4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业内精英,他们以专业的视角、丰富的经验,为阳春市鳜鱼苗种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不仅为阳春市鳜鱼苗种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更为阳春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添砖加瓦。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现场从多个维度全面且细致地公布了阳春市鳜鱼产业的发展情况,以翔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案例,向参会者展示了鳜鱼产业在阳春的蓬勃发展态势与潜力。
阳江市副市长关天表在会上致辞表示,希望借助举办本次大会契机,共同推动阳春乃至全国鳜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国家粮食安全的稳固保障贡献智慧和力量。
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何秀古指出,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阳春鳜鱼产业作为全国行业标杆,需肩负起引领产业升级的重任。接下来,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阳春鳜鱼产业发展,开展联合攻关与技术推广,助力鳜鱼产业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阳春市委书记李谦常在会上介绍说,近年来,阳春以鳜鱼苗种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构建“种苗繁育-生态养殖-冷链加工-电商销售”全产业链生态,全市现有鳜鱼苗孵化场(点)500多个,鳜鱼养殖面积6000多亩,产值突破30亿元,并正加速向百亿级集群目标迈进。此外,阳春扶持和培育了一批本土龙头企业矩阵,带动千余农户万户参与,形成“一鱼带万户”的共富格局。下一步,阳春将以鳜鱼产业“211”工程为主抓手,加快推进鳜鱼“补改投”试点项目建设,争创“中国鳜鱼苗之乡”,为“百千万工程”向新向上注入强劲动能。
大会由阳春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张艾鹏主持。
会上,中科学院院士,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有关负责人,相关行业协会代表等在会上分别作发言,表达了对阳春鳜鱼产业发展的信心和期待,并邀请社会各界朋友到阳春参观考察、投资兴业。
据了解,阳春市从1992年开始孵化鳜鱼苗,到2010年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鳜鱼鱼苗孵化基地,全市现有鳜鱼苗孵化场(点)500多个,鳜鱼养殖面积6000多亩。阳春市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阳春)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阳春市鳜鱼苗交易会,促成一批业内知名科研院校、企业与阳春市开展深度合作,全力打造阳春鳜鱼百亿产业集群。
集中签约仪式上:清远市清新区渔业加工流通协会与阳春市鳜鱼孵化产业协会进行签约,金额达3亿元;6家外地客商与阳春市鳜鱼种苗企业达成合作进行签约,金额达4.02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阳春市支行授信阳春市春州城投集团2亿元,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阳春市成功申报阳江市阳春市2024年鳜鱼现代农业产业“补改投”试点项目,依托项目创新构建“2撬动,1奖补,1带动”的模式,引领鳜鱼产业发展。交易会当天,累计成交金额1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0%。
大会揭晓了阳春鳜鱼苗标志(Logo)评选结果并颁发奖励,为10家企业颁发“阳春市十大鱼苗流通大户”奖牌,阳春市天顺农业有限公司荣获“省级良种场”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名优鱼类种质创新研发产学研合作基地(阳春)”牌匾。大会期间,行业专家学者还围绕鳜鱼良种繁育、病害防控、养殖模式、饲料应用、流通加工和烹饪等方面作报告,并为鳜鱼苗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据悉,自《阳春市鳜鱼苗种产业转型升级规划(2023—2027年)》实施以来,阳春市已步入规划的第三年攻坚期。2024年,阳春市鳜鱼苗的孵化、标粗及驯化数量近60亿尾,饵料鱼产量达到500吨,商品鳜鱼产量接近2万吨,鳜鱼产业总产值超2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亿元。
随着《阳春市鳜鱼百亿产业集群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全面实施,阳春市正以种业创新为支点,撬动全产业链升级,力争到2027年,鳜鱼良种优质率达95%,鳜鱼开口苗孵化量达50亿尾,活体饲料鳜鱼苗达18亿尾,驯化饲料鳜鱼苗达1亿尾,鳜鱼全产业链生产总值达100亿元,建成“中国鳜鱼苗之乡”区域特色品牌。
大会吸引了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香港商报、南方农村报、南方+、阳江日报、阳江广播电视台等粤港澳大湾区、省、市主流媒体聚焦报道,让阳春鳜鱼游向更广阔的市场蓝海。
阳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秀坤、市政协主席翁文星及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出席大会。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