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水镇:镇人大代表到英德市交流学习乡村振兴先进经验

2024-12-03 09:31:50 文章来源: 本网
字体: 【    】

  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 “1310”具体部署和阳江市委“433”工作安排,按照阳春市委工作要求潭水镇组织省、阳江市、阳春市、潭水镇四级人大代表前往英德市进行为期2天交流学习乡村振兴经验的专题调研活动。潭水镇人大主席洪波等一行30余人参与此次调研活动。

  1122日,第一站奔赴英红博物馆邂逅了一场与过往对话、与文化共鸣的深情之旅。先后参观了四大展区:“热土华章——英红场史展”“红茶新秀——英德红茶历史展”“峥嵘岁月——英德茶场知青文化展”“桥自越南来——英红归侨历史展”。人大代表们切身感受到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英红精神,见证了英红儿女不懈奋斗的崇高品质,感悟中华茶文化的古韵盎然。

  第二站来到英九庄园相逢了一场与科技共舞、与生态共处的自然之旅。智慧生态茶园全面实施以营养诊断为核心的“水肥一体化+气象预报+病虫害绿色防控+安全检测溯源”管理技术,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只施花生麸和商品有机肥。同时,英九采用“1+N+家庭农场”产业化服务平台、联农带农成效显著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1123日,第三站调研西牛镇小湾村麻竹笋种植基地,西牛镇被评为“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西牛镇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政策与其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对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生态环境绿色增长、提高林地产出和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随后,人大代表们沿着西牛镇塘面村边走边看边听,感受塘面村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如:助老餐厅送餐上门、学生四点半课堂、娱乐基础设施建设等,均秉持为民便捷、为民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

  第四站来到广东竹笙笙科技有限公司,其从事“以竹代塑”“以竹代煤”“以竹代粮”等系列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咨询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其原竹深加工相关技术体系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人大代表们亲自试吃品尝“一竹N吃”的全竹宴,深深感受了“全产业链”的巨大魅力。产业联动,一竹致富,带动当地经济腾飞,增加百姓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最后,第五站来到连江口镇连樟村,人大代表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切身感受连樟村的“蜕变”之路。连樟村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运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精准扶贫,就近就业,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农业增效、村民增收,不断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实现了乡村振兴。

  调研交流结束,人大代表们讨论表示: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方面,要持续强化政治建设,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要从严抓组织建设,组织基层干部到“榜样区域”实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拓宽工作视野,激发干事创业动力,以严密的组织体系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二)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要总结英德市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学以致用。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深入落实基层干部下沉联系企业活动,不断完善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制度,聚焦人才、融资等惠企政策,积极主动助企纾困。构筑招商引资“强磁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组织基层领导干部要“走出去”,多调研、多观摩、多学习,不断总结先进经验,助力企业变革发展。同时,要重视“引进来”,发力招商引资政策提升,促进产业研发创新吸引上下游产业入驻。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立足镇区历史、人文、地理等自然资源优势,借势阳春市天顺农业有限公司,促进鳜鱼活体饵料(土鲮、麦鲮等)、饲料饵料、销售加工等企业的创新发展,以渔致富,打造潭水全产业链渔业的新格局。

  (三)做优基层社会管理,持续提升服务效能

  精细化基层治理。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结合潭水实际细化管理模式,将服务延伸到社区楼栋住户、村民,逐步做到真正服务到每一个人。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加快医疗康养综合体建设,推动助老餐厅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确保民生福祉工作落地生根。持续发力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七个一”项目建设落地,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共建共享和美潭水。

  经过此次考察交流,人大代表们普遍认识到要围绕党委、政府真正做到“一点就通、一令就冲、一贯到底、一干就成、一马当先”,更多、更好、更实地发出人大声音、扛起人大担当、彰显人大作为,助力潭水乡村振兴工作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