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基层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根据阳江、阳春减灾委员会工作部署,我镇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基层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质量提升行动,打造高标准“十个有”行政村。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围绕进一步完善行政村防灾减灾救灾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二、工作目标
在基层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在阳春市减灾委员会的领导和指示下,按照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通过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用1年左右时间,进一步自上而下地完善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质量,全面提升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查漏补缺,确保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健全。根据《关于全面开展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工作的通知》(春减灾办〔2022〕11号)要求,完善以下内容:
1.有组织体系。建立台账,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组织体系,成立防灾减灾救灾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制度,编制灾害应急预案等7个内容,并上墙。
2.有大喇叭。确保大喇叭系统和应急广播系统正常运行。
3.有警报器。指铜锣、手摇警报器、喊话器等配备1种以上。
4.有避难场所。
(1)避难场所要明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各功能区分布等信息。
(2)在避难场所设置规范、清晰的标志,在行政村(社区)张贴应急疏散路径图,在通往避难场所的关键路口等设置醒目的避难场所导向标志。
(3)应急避难场所房屋质量达到避灾场所要求,周边交通要通畅。
(4)配备救灾物资储备仓库。
①仓库救灾物资实行统一日常管理,落实专人负责。
②建立物资清单,完善救助台账(仓库内设立管理登记部),详细记录物资发放对象、数量、时间等信息,物资出入库要登记,做到账目清楚、手续完备。
③救灾物资按照“三防救灾物资”“森林防灭火物资”“临时生活救助物资”三大类进行分类排序,各种物资分别设立标识牌。各品类标记清晰标签,存放美观、摆放规范。
④规范发放程序,实行双签字制度。物资发放实行申请报批制度,发放物资方要签字,接收方要签字,明确管理责任,确保物资去向清晰。
⑤执行救灾物资报废制度,对非人为因素致使破损严重,或超过储备年限无法使用的救灾物资,按资产管理权限和程序申请报废,并做好登记工作。
⑥执行救灾物资回收制度,对救灾使用后有回收价值的物资(如直接发给受灾群众使用的帐篷、活动板房、大型净水设备、大型照明设备、发电机组等)进行回收,并做好登记工作。
⑦依托国家应急资源管理平台救灾物资物流管理系统,加强救灾物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5.有风险地图。
图上标示灾害风险类型、隐患点分布、风险等级或强度、影响区域范围、影响时间、疏散路线、应急避难场所、消防和医疗设施位置、指北针、图例和历史灾害情况等。
6.有明白卡。制作村干部与村民的责任联系卡,发放到老人、儿童、孕妇、残障人员和病患者等脆弱人群手中。
7.有应急值守。设有背景墙的应急指挥中心,配置应急值班值守终端。配备对讲机、“一键通”移动端等应急通信设备,建立有脆弱人群应急通讯录。
8.有应急照明。配备手电筒、移动照明、应急发电机等应急照明设施设备。
9.有小册子。要编印有防灾减灾宣传手册供群众阅读。
10.有宣传栏。设立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专栏。
(二)去旧翻新,改善指挥中心、仓库等硬件,提升工作环境质量。对老化模糊的避难场所标志、指示牌,风险地图和减灾宣传栏等要及时更新,保证规范、清晰。
(三)按照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5年4月1日前)
1.开展基层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各村(居)委会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积极部署动员开展“十个有”建设质量提升行动。
2.成立“十个有”建设质量提升行动督查小组,要求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派员为成员。
3.制订“十个有”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和召开工作动员会,部署工作任务。
(二)督导检查阶段(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
镇行动督查小组派出成员,定期与不定期督导我镇15个村(社区)“十个有”建设质量提升工作,各村(社区)要全力配合行动督查小组,落实整改意见。各村(社区)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要对本辖区减灾工程项目全面排查一次,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落实,及时做好问题整改。
(三)组织验收阶段(2025年7月1日至7月31日)
1.镇行动督查小组对行政村(社区)“十个有”建设质量提升行动进行抽查验收、评估。
2.镇行动督查小组对开展“十个有”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足,并向阳春市减灾委员会汇报。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对“十个有”建设质量提升行动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做好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进一步落实落细具体工作;要研究落实提升“十个有”建设质量工作细则,明确整治责任人、整治时限,制定整治措施,建立整治台账,确保整治到位。
(三)深化宣传引导。各村(社区)要开展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做实做细群众工作,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加强舆论监督,及时了解农村干部群众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引导工作,有效化解矛盾,调动群众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