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加力提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动绿美福利全民共享

2024-12-09 20:22:23 文章来源: 阳春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字体: 【    】

  11 月 17 日,第五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在阳春市东湖公园主会场启动,本次活动主题为“绿美广东·粤动粤美”,通过多种方式让群众能就近参与森林文化活动,切身感受绿色发展成果。本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选取阳春市作为主会场,是阳春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林业发展成果,加力提速推动阳春市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助力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具体体现。

  一是从“贯彻理念”到“理清思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锚定绿水青山的永续发展之路。

  阳春市是广东省林业大县之一,阳春市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总面积 414 万亩,规模在全省县级市中排名第二位,森林覆盖率达 68.37%。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阳春市立足实际,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编制了《阳春市全力推进县镇村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全力实施“生态绿廊”“公园之城”“森林家园”“绿美乡村”“森林提质”“生态文化”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主题行动,围绕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进群众生态福祉的目标,全面开展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让生态资源“绿宝石”不断在阳春的大地上焕发光彩,熠熠生辉。

  二是从“挂图作战”到“成效提升”,在绿美生态建设中闯出绿色发展之路。

  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阳春市编制了《全民共建绿美阳春行动方案》,并发布了 2024 年第 1 号林长令。全市各镇街、行政村均制定绿化规划图及网格种植管护表,实现“挂图作战”、责任到人。至目前止,全市建设了 2.8 万亩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已完成森林城镇建设 1 个、森林乡村建设 2 个、绿美古树乡村建设 1 个、绿美红色乡村建设 1 个;完成交通要道两侧林相优化提升 2万亩;保护 1821 株古树名木,抢救复壮 120 株古树名木;不断扩大森林面积,优化城市森林格局。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10.5 万亩,完成率超 100%;开展主题植树活动 1100 多场次,完成县镇村绿化植树 21 万多株。其中,在濒危植物保护方面,阳春市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阳春市大力支持阳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展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猪血木的保护研究工作,不仅成功实现了猪血木的人工繁育,还在八甲镇、三甲镇等地推广种植,现已形成 180 多亩的猪血木种植基地。同时,阳春市还积极参与猪血木的野外回归活动,让这一珍稀植物在广州等地扎根落户,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今,“八甲猪血木生态文化图腾”已经获评阳江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阳春市绿色生态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三是从“科学规划”到“经济增长”,在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干出经济增长新路径。

  阳春市通过全面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主题行动”,完成 158 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任务,基本建成了“生态安全、景观宜人、产业惠民、自然和谐”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成多个公园、森林示范校园、森林示范小区和森林示范厂区,举办多场生态文化活动、越野赛等赛事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

  氛围,提升了公众对创森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同时阳春市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特色林业产业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目前,阳春市有省级林业龙头企业 5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5 个,省级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 1个,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6 个,涵盖木材、夏威夷果、春砂仁、油茶、茶叶种植产业。2023 年全市林业总产值 142.5亿元,其中经济林产值 21.8 亿元,从业人数 5.3 万人;林下经济产值 13.9 亿元,从业人数 2.35 万人。

  四是从“生态之美”到“融合发展”,在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中创出生态宜居新图景。

  阳春东湖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作为该市的“绿色名片”,在生态建设和休闲旅游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园内现有东湖水库上库和下库,有桉树林、松木林、速生相思林、杉木林、果树林、竹林、玉桂林、沉香林等植被,周边还建有春砂仁种植基地、沉香种植基地等,让森林成了“聚宝盆”。同时,东湖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紧邻市区,日均访客量高达 2 万人次,园内建有种质资源培育区、植物科普园以及生态停车场、生态景观长廊等配套设施,打造出“桃李岛”和阳春一中生态科普园等,将红色、科普资源有机融合,完成多项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打造森林文化休闲、森林游憩、自然教育、森林康养等功能。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