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我国的防艾形势依旧严峻!
预防艾滋病 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又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因HIV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疾病。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从而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传播途径分别为:
1. 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2. 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
3. 血液传播(最危险的一种):
①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
②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③通过使用被污染的医疗器械而被感染。如牙科器械、手术器械等;
④日常生活中共用血液污染的剃须刀,牙刷以及纹身、纹眉等美容器械等。
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下面的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感染艾滋病能治愈吗?
一旦患病,终身治疗!
虽然艾滋病不能治愈,但是可以在感染初期迅速服药阻断HIV病毒。在发生了高危行为(无套性行为或共用针头针管等)之后,“HIV 阻断药”用来防止HIV病毒扩散。服用时间以72小时为临界点,越早越好。
怎样预防艾滋病?
安全性行为:
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所有的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不要共用针头:
如果需要诸如海洛因这样的麻醉剂,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员间、病人之间的传播。
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
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操作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图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因为如果这些用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不共用生活用品:
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注意外伤防护:
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 【健康科普】艾滋病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