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弘扬正气、树立标杆的浓厚氛围,激励和引导市民群众学习和弘扬榜样力量,阳春市文明办推出“强国复兴有我·百姓故事汇”栏目,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感召身边人,全面展现阳春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奋斗正能量,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黄梓敏毕业于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参加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服务于阳春市三甲镇庞洞小学。黄梓敏表示之所以选择参与“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是因为从小希望当一名教师。借着这次乡村振兴行动,她毅然决然选择支教山区,初到庞洞小学,简陋的教学环境并没有让她退缩,反而激发起内心深处的责任感。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睛,她深感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点燃希望的火种
初登讲台,黄梓敏采取生动有趣多举事例的方式传授知识,帮助同学们快速掌握新的内容,见到学生们取得的一个个小成绩,黄梓敏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一年的课堂期间,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参与互动,尽管他们的知识基础可能并不扎实,但那份对学习的热情却无比强烈。除了基础的课本知识,黄梓敏还会多开展安全班会、预防校园欺凌、法治教育等主题课堂,也会组织女生学习青春期生理健康,从各方面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预防性侵主题班会
国家安全教育日
法治教育宣传主题班会
黄梓敏经常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并表示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应该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遵循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黄梓敏在班级设立了阅读角,以身作则把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放在阅读角,呼吁学生分享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余时间与学生合影
装饰阅读角
在与孩子们短暂一年相处的过程中,黄梓敏被他们的纯真和善良所打动,学生们会用自己小小的举动表达对老师的关心和喜爱,一张张亲手绘制的卡片、一个羞涩的微笑,都能让黄梓敏感受到无尽的温暖。
图为四年级学生所赠卡片
雕琢文字魅力的旅程
知识来源于生活,考虑到当地孩子的生活实际,黄梓敏会巧妙引入贴近他们生活的素材来辅助教学。例如,在讲解描写乡村生活的课文时,黄梓敏会结合当地乡村的风土人情,让孩子们分享自己身边类似的场景,使他们更易理解文中的意境。为了丰富课堂内容,黄梓敏还会搜集相关的拓展资料,如作者的生平故事、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诗歌或散文等,以便在课堂上适时穿插,拓宽孩子们的文学视野。
讲解生字词时,黄梓敏会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孩子们记忆。比如通过形象的字形分析、有趣的字谜游戏,或者结合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举例说明,让枯燥的字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在解读课文时,黄梓敏注重引导孩子们去品味文中的词句之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他们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温度;此外,黄梓敏还会组织课堂小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关键问题,让孩子们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比如讨论一篇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孩子们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锻炼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习作课时请学生上台分享写作思路
每堂语文课结束后,黄梓敏都会静下心来进行深刻的课后反思,回顾孩子们在课堂上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准确书写、理解其含义并灵活运用。对于课文解读部分,思考孩子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情感以及写作手法,哪些问题的回答反映出他们还存在理解的误区或深度不够的情况。
针对这些反思结果,黄梓敏会在后续的教学中及时调整策略。如果是生字词掌握不好,就增加专项练习和趣味记忆活动;如果是课文理解不深,就变换提问角度或补充更多相关资料来辅助理解;如果是教学方法问题,就重新设计更合理有效的活动方案。
取长补短,特别是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支教老师,除了要讲好每一节课,还要学习如何讲好一节课。为此,黄梓敏经常与三甲镇的语文老师进行交流合作,与各位老师相互分享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他们对当地孩子的学习特点更为了解,给黄梓敏提供很多宝贵的建议,而她也能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介绍给他们,共同推动语文教学在支教地的发展。
三甲中心小学组织教师参与班主任经验交流座谈会
2023年阳春市师德师风教育巡讲活动
观摩名教师课堂后评课现场
支教期间的语文教学工作,远不止课堂上的那几十分钟。批改作业是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孩子们的语文作业,黄梓敏能细致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生字词的书写是否规范、语句是否通顺,到阅读理解的答题思路是否清晰、写作内容是否丰富且有条理等,每一处细节都反映着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后,黄梓敏会在作业旁边认真批注,并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打开孩子们另一个世界的钥匙
走进孩子们的家,黄梓敏看到了他们生活的真实模样。有的家庭虽然简陋,但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奖状,那是他们努力学习的见证;有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庭学习氛围相对淡薄。
在家访过程中,黄梓敏与家长们深入交谈,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是否经常阅读课外书籍、会不会主动写日记等。也了解到家长们对孩子语文学习的期望,很多家长虽然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都希望孩子能通过学好知识,将来有更好的出路。
通过家访,黄梓敏更加清楚每个孩子在语文学习上的优势与劣势。那些家庭学习氛围好的孩子,往往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而缺乏家庭辅导的孩子,可能在基础知识的巩固上需要更多的关注。这让黄梓敏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孩子的情况给予更精准的帮扶。
带着期待踏上通往孩子们家的小路
“六一儿童节”送教下乡,关爱学生
支教地区的孩子们,虽学习资源有限,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着实令人动容。他们对课本里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生字词都怀揣着浓厚的好奇。课余时间,总能看到孩子们捧着语文书,或轻声诵读,或认真抄写生字,那股子专注劲儿仿佛在告诉全世界,知识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三甲中心小学颁发荣誉证书黄梓敏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黄梓敏从学生们身上汲取了学习的纯粹动力。在与孩子们一同探索语文世界的过程中,黄梓敏越发珍视文字的力量,也更懂得以一颗敬畏之心去对待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就如同孩子们对待每一篇课文那般认真。
支教的这段时光,宛如一首动人的诗篇,书写着黄梓敏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故事,也让黄梓敏在教学领域有了别样的感悟与收获。黄梓敏表示:“这段经历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激励着我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