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
“十四五”时期,阳春市水利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3.14”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治理要求,把建设人水和谐的幸福河作为主线,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底线,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上限,把水生态保护修复作为控制红线,坚持新发展理念,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紧紧围绕阳江市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新战略定位,提出“十四五”时期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布局,明确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作为指导今后五年我市水利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发展目标
构建安全牢固、生态和谐、空间均衡、适度超前的现代化水利工程体系和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管控有力、智慧融合的现代化水利行业治理体系。到2025年,建成与广东省、阳江市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水利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我市防灾减灾体系,实现防洪保安全;持续提升我市供水保障能力,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节约利用,实现优质水资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健康水生态和宜居水环境;加强水利行业监督管理,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基本实现我市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先进水文化和智慧水管理。水利行业管理能力稳步提高,治水管水软实力显著增强,防范、应对、化解水资源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三、主要任务
到2025年,计划完成水利投资48.69亿元。实施主要任务包括: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构建江河安澜的防洪安全网:完善江河防洪体系,推动堤防达标加固;推进防洪除涝薄弱环节建设,实施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重点涝区整治、洪水风险管理。
强化节水优化配置,构建优质普惠的供水保障网:实施阳春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项目,加强重点取用水户计划用水管理;推动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阳江配套工程建设,优化区域水资源空间配置,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
实施河湖生态修复,构建秀水长清的绿色生态网: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滨水经济带,建成76.1公里碧道;实施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强化水生态空间管控,积极创建绿色小水电站。
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构建智能高效的智慧水利网:推进阳春市智慧水利工程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融合的水利全域感知网络体系、多级联动的智能调度指挥体系和智慧水利支撑体系,增强水利全业务信息感知、分析、处理和智慧应用的能力。
四、保证措施
加强领导,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增加投入,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推进科技创新,注重培养人才;强化规划监督实施;科学论证,保障前期工作有效开展;鼓励公众参与,社会共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