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兵应急队伍建设,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基干民兵队伍,打造了一支由基干民兵应急力量组成的“阳春市应急连”和17支由镇(街道)级民兵应急力量组成的“应急排”。根据《阳江市关于民兵应急力量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通知》有关要求,市应急管理局与市人武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确保顺利衔接民兵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市应急连是一支由民兵组成的应急力量,在市人武部的领导下,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支持政府、武警部队和公安部门开展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全等任务。市应急连整体编制120人,其构成人员是来自不同的单位或行业如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成员接受基础训练,定期参加演练,包括学习急救、灭火、水域救援、通信等常用应急技能,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应对各类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全市17个镇(街道)在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同时,也相应成立应急排,实行“就地编组、就地训练、就地执行任务”的原则,集反恐维稳、应急救援等职能于一体,服务当地群众,主要职责包括参与抗洪排涝、森林灭火等应对突发事件和社区治理、重大社情维稳等应急任务。总体目标是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各镇(街道)的应急排参与与其他应急力量的协同行动,如与消防部门一起进行灭火救援,与医疗队伍一起展开伤员救援等,在应急管理体系中承担具体的救援任务,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管理体系为应急连提供支持与保障,应急管理体系通过制定应急预案、整合资源、协调指挥等,为应急连提供行动指导、物资支持和后勤保障。
近年来,市民兵力量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有针对地开展防暴队形、扑救山火、轻舟技能等训练和操作,在担负应急维稳、抗洪抢险、扑救山火任务中与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其他力量如消防、医疗、交通等协同作战,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市属林业大县之一,林业用地面积391.12万亩,位列全省第二,是全国的重点林区市(县)和全国Ⅰ级森林火险市(县)之一,森林防灭火压力很大。2022年清明期间,我市出现多起森林火情,森林防灭火力量严重不足,在市森防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市民兵力量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山火扑救工作中,成为了身穿“迷彩服”的最美逆行者,以最快的速度化解了森林火灾带来的威胁。
2023年,受台风“苏拉”、台风“海葵”的接连影响,我市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强降雨给我市造成了洪涝灾害,江河水库水位迅猛上涨,全市多个镇街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受台风“三巴”环流影响,我市双滘镇和八甲镇录得多时段最大降雨量均破阳春历史雨量极值纪录,上述两镇爆发山洪地质灾害并同时出现了“三断”。在市三防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市民兵力量迅速集结,出动多艘冲锋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巡查江堤、转移群众、分发救灾物资、应急抢险和救灾复产工作中,发挥了抗洪救灾的拳头力量。
市民兵力量还加入到大型活动的应急保障和应急救援工作来,成功保障了阳春市春节系列活动及烟花晚会、阳春高流河墟非遗文化系列活动、广东龙舟邀请赛(阳春)等大型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市民兵力量迅速反应,充分发挥善于水中救援的本领,舍生忘死,成功化解了一次次危机,与其他应急力量共同圆满完成各项应急救援保障任务,彰显了民兵力量的担当与作为。
市民兵在执行抗洪抢险、防抗台风、森林灭火等应急任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军地联动”的基本原则,闻令而动,有效应对、奋力抢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在应急突发事件处置中书写忠诚答卷,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阳春市应急管理局综合减灾和物资保障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