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学期,我市中小学校共601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完全小学61所,小学分教点264个,有职业高中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开放大学1所。普通中小学生160899人,其中高中18613人,初中41767人, 小学94135人,职业高中学生6221人,特殊教育学生163人。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各类教育稳步健康发展
一是学前教育蓬勃发展。我市现有幼儿园24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12所,民办幼儿园132所,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24所,省一级幼儿园2所,阳江市一级幼儿园15所,阳江市规范化幼儿园183所。2021年10月,在园在班幼儿3.68万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0.08%,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9.48%,已完成“5080”攻坚任务目标。
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7年以来,我市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城镇小学优质学位不断增加,初中阶段辍学率逐年降低。新建河西街道中心小学已建成投入使用,2020年秋季开学;新建新和小学、新吉小学已建成投入使用,2021年秋季开学。
三是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发展。2016年起,我市普通高考连续6年取得好成绩。2021年是我省新高考第一年,全市参加高考人数5564人,本科上线人数2568人,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尖子生有新突破,阳春一中物理类660分以上4人,历史类630分以上3人,均进入阳江市前10名;物理单科满分12人;体艺类考生再获佳绩,1名考生体育术科294分,阳江市体育术科第一名;1名考生音乐术科251分,阳江市音乐术科第一名。
四是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占地500多亩,是省重点中职学校,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2021年秋季,阳春市普利时职业技术学校的迁建复办工作已完成,现已顺利开学,秋季学期可招生1000人。
五是民办教育多元发展。我市有力推进民办学校优质发展,实现多元化办学。市德恒实验学校2017年秋季开始招生办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阳春学校2018年秋季开始招生办学。办好民办学校,增加学位供给,作为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二)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近三年,我市大力推动教育改革,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各项工作,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我市中小学现有教职员8181人。其中,高中1233人,初中2372人,小学4576人;中小学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922人,占11.27%;具有研究生学历49人,占0.6%。职业高中教职员208人,具有高级职称21人,占10.09%;具有研究生学历13人,占6.25%。特殊教育教职员21人,具有本科学历19人,占90.48%。幼儿园教职员16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5人,占3.11%;具有本科学历76人,占47.2%。已完成2021年新教师招聘工作,共招聘新教师387名。
(三)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一是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创文工作,通过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师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二是推动思政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常态化开展学校党组织书记上思政课,落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政课教育教学,丰富德育形式。注重思政课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育人实效,指导学校结合思政课、班队会、升旗仪式等,开展以品德教育、法治教育、爱国教育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是重视家庭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起,我局将9月至10月定为家庭教育月,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合格的时代新人。开展珍爱生命、提高抗挫折能力教育等多种形式教育活动,教育效果较好,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同。
四是保证体育、艺术教育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加强体育、艺术教师的专业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组织体育、艺术活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举办艺术节、全市中小学生大型运动会、学校组织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让学生有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顺利完成2021年中招体育考试、体育高考、体育苗子选拔等工作。
五是提升教学教研效果。结合新高考要求,加强学校各科目备课研究,提高教学效果;组织做好省市级课题的开题工作、优秀课例、论文及教学设计,召开各学校校长参加的线上教学研讨会,建立备课组长、教师微信群,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六是强化学生国防教育,如期组织开展我市学生新生军训工作。
(四)校园安全
一是重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性侵、防溺水、交通、校园欺凌、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完善各类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减少校园安全风险隐患。
二是配足学校门卫人员。目前,全市学校共配备专业保安和门卫690人,其中专业保安375人(尚未领证保安121人),门卫228人,专业保安占54.3%,全市50岁以上保安234人,其中超龄服务保安52人,通过举办保安员取证培训班,全市121名未领证保安员全员参加培训并通过考试,另外52名超龄保安员已全部清退。
三是加强门卫值守,严禁管制刀具等危险品进入校园。全市所有学校安检岗均已配备金属探测器,安检岗配有安检门的学校3所;安检岗配有X光机的学校1所,厨房刀具上锁入柜管理的学校有23所;摸排收缴刀具等危险物品291件。
四是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加强学校管理,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宣传,召开主题班会、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杜绝校园涉黑涉恶行为。共发现教育行业突出问题2宗,已整治完毕。
五是疫情防控和卫生工作。督促各学校幼儿园时刻紧绷校园疫情防控之弦,不断完善齐抓共管、融合高效的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实施“一案九制”,做好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记录,备齐备足疫情防控物资,按要求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和新的防控政策培训,大力推进我市教职员工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六)推进阳春市中小学校项目建设
实施《阳春市幼儿园中小学校增加学位建设专项规划(2018-2023年)》、《阳春市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项目规划(2019-2020年)》等规划,加大中小学项目资金投入,推进项目建设。2019年仍在建项目7个,涉及总投资12919万元;2020年仍在建项目11个,涉及总投资14756万元;2021新开工项目3个,总投资6588万元。
(七)其他工作
1.认真做好广东省人民政府对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工作,及时送市政府审核后,上报评价平台。顺利完成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2.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制定领导班子学习计划,推动干部职工正确理解和自觉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按要求规范管理中小学教材教辅、课堂教学、讲座活动等。积极开展意识形态安全隐患排查,督促各学校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结合疫情返校工作检查、开学检查和平时工作中开展的督查、调研,对学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3.信访维稳工作。在春节、端午、国庆等重要节日及疫情防控期间,严格落实值班制度,要求各中小学校贯彻执行,认真做好各单位的隐患排查工作以及涉诉涉访人员的稳控工作,确保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妥善处理信访、投诉、网络问政等工作,耐心倾听群众反映的问题和需求,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4.党风廉政工作。通过案例通报、观看警示片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督促学校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会议报告制度,防范和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增强广大干部纪律观念,做到廉洁奉公。
5.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结合我局职能,规范各行政事项审批、办理流程,及时录入完善事前事后信息;如期组织开展教育系统2021年度学法考试,开展民法典专题学习,要求各学校加强宣传,以宣传栏、海报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普及民法典。
6.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2021年,我局收到政协委员提案6件,人大建议4件,我局联系相关股室,认真研读提案内容,通过查找相关文件资料、实地核实等,反复沟通,进行答复,直至提案人满意为止。
7.加强保密工作。按要求开展保密自查自评,督促各股室加强邮箱管理,开展保密工作培训,及时做好涉密设备、人员备案,完善各类保密制度,切实降低泄密风险。
8.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多次组织召开我市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会议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协调红色文艺宣传队筹备好经典文艺作品表演活动进校园等活动。督促各基层党组织要采取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优化学校布局规划
由市政府统筹、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学校项目建设,增加优质学位供给,特别是急需解决城区初中、高中学位紧缺问题。
一是优化农村教育资源。2020年秋季学期,我市有教学点265个,规划保留188个,至2025年,有计划地撤并农村分教点77个。其中,2020年秋季,整合分教点10个;2021年秋季,整合分教点11个;目前,我局以河口镇(保留3个教学点)、八甲镇(保留6个教学点)为试点,稳步推进农村教育资源整合。
二是抓好城区学校建设规划。2022年,规划新建、改建、扩建城区学校项目共4个,包括阳春四中综合楼和宿舍楼、阳春五中综合楼、实验中学新建宿舍楼、实验小学新吉小区二期,项目总投资1.3036亿元,建成后可增加学位1500个。
三是做好镇区学校建设规划。未来三年,规划新建、改建、扩建镇区学校项目共4个,包括八甲镇村教帮扶项目、石望镇交明小学综合楼、大陈学校宿舍楼及饭堂、春湾镇中心小学新建综合楼,项目总投资6959万元,建成后可增加学位1080个。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度。抓好教师专业培养,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依托新建成的市教师发展中心,全面推进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培训,规范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和教研骨干的培训工作,做好教师学历提升工作,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和“名师工程”,发挥名师示范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全面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注重班主任专业能力培养培训,落实班主任安全教育责任制,增强班主任工作责任感,对班级内排查出来的特殊学生,必须紧密联系家长,加强家校沟通,有针对性地跟踪教育。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继续深化教育机制体制改革,加快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各项制度落地实施。健全完善教育教学业绩评价制度,探索实施教师奖励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四)进一步强化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切实抓好家庭教育月活动。
二是各学校精准建立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档案,个别特殊学生、有疾病的学生,明确家长监护责任,及时治疗。
三是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或干预。
四是加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培养一批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
(五)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继续贯彻党和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指导学校开展好意识形态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部门联动、家校合作,丰富德育主题,着力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
(六)做好控辍保学和招生工作。
要求各学校认真做好学生的监控工作,发现有疑似失学的学生,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村(居)委会干部做好家访工作,动员学生重返校园。要求各中心小学清楚掌握六年级毕业生的动向,谨防小升初学生流失。
制定2022年我市招生计划,按要求组织开展。落实好招生优待政策,对符合优待条件的人员子女,将结合报名意愿和学位情况,就近就便安排学校。
(七)做好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阳春市教育局
2021年12月16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