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严明责任。周密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生产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全面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推动责任制落到实处。
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坚持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各部门共同抓。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通过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执法监察等手段对企业加强监管,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各主管部门严格安全生产行政审批程序,加强对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企业的动态监管,发现问题及时依法处理,督促企业持续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通过深入各镇(街道)、园区企业指导等多种举措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已有109家企业达标。同时,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材行业、有机溶剂、陶瓷生产和耐火材料等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检查。
加强排查,严格执法。针对不同阶段安全生产情况及节假日安全生产特点,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隐患排查整治。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挂帅,在重大节日和重要会议期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明确责任,限期整改。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火灾消防、特种设备、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农业机械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力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强力推进安全生产重点攻坚,对道路交通和消防两个重点领域进行依法整治。根据行业特点,分别制定了行业攻坚工作方案,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和攻坚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从根源上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开展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从严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全年共立案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12宗,已结案12宗,经济处罚共76.2万元。
注重应急,防患未然。注重发挥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专家的作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评审工作。目前,全市已备案的企业共102家,其中非煤矿山企业11家,危险化学品企业40家,其它行业备案52家,应急预案编制率达95%。及时调整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制度,镇(街道)、市直单位、村委会、社会团体、学校、企业等单位都建立了突发事件信息联络员队伍,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专题活动,着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广泛宣传,强化培训。通过多形式开展宣传动员,大范围开展教育培训,营造安全生产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媒体构建安全生产宣传平台,营造安全生产社会舆论氛围。围绕“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主题,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服务咨询日、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警示活动和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周等系列安全宣传活动。把《安全生产法》列为普法重点学习宣传的法律,面向广大职工民众进行大力宣传教育,开展《安全生产法》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全市共组织各类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17期,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严格问责,落实责任。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建立完善依法、严格、科学的安全生产问责机制。明确了对辖区安全生产状况实施整体问责、对辖区内打非治违成效进行专项问责、对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重点问责的“三大问责方向”和警示性问责、惩罚性问责、督察性问责的“三大问责方式”。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 阳春市: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